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8月5日至7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走进张家口崇礼区、康保县和蔚县三地。本次系列宣讲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主办,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中共张家口市委讲师团承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委讲师团主任,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副主席吕新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委讲师团副主任袁宝东等领导出席。
来自京津冀三地覆盖戏曲、非遗、教育、文旅、志愿服务等领域的20余名宣讲员,用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郝士超以《梨园沃土育新枝 梆子声处见山河》为题,讲述河北梆子从传统剧目到现代创新的蜕变历程,展现燕赵儿女的慷慨气韵;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任李忻遥通过邓小岚老师与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故事,诠释音乐助力脱贫、传承红色基因的感人力量;北京环卫集团职工张旭分享“颐和园里的扫地僧”心得,展现平凡岗位上的文化自信;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大郝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艺达以非遗戏法为媒,讲述“要让传统技艺活在孩子们眼里”的传承实践;崇礼区委宣传部文艺志愿者刘坤则以《冻土种春天》为题,讲述“雪国崇礼”文艺志愿服务队从27人发展到1467人的成长历程,展现冬奥精神转化为文化传承力量的生动实践。
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艺术团副团长范浩天以《一条共产党的“赶考路”》为题,带领听众重温“进京赶考”历史,感悟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平谷调大鼓传承人李克文创新编排鼓词,将好人好事、山峦美景、榜样人物融入传统艺术,展现“老调唱新曲”的乡土魅力;康保县文化馆馆长姚桂萍以《金笊篱捞春秋》为题,讲述“国家非遗”二人台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守正创新,诠释“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精神。
沧州市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叶晗以《展杂技神采 铸艺术瑰宝》为题,讲述吴桥杂技如何在传承中擦亮“艺术瑰宝”名片;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演员李炟橙以《我和皮影的故事》为题,展现传统艺术在坚守中的创新活力;国家级非遗冀南四股弦传承人李晓凡分享《我们剧团的老戏新声》,讲述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破圈”实践;蔚县文联副主席刘苏梦以《田野搭台 民心唱和》为题,讲述基层文艺志愿者如何用乡土文化浸润人心,让文化服务“搭在田间地头,也搭在老百姓的心头”。
百姓宣讲将理论课堂搬到社区讲堂、百姓戏台、文博展厅,是我省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用声音穿透时空壁垒、深入人心,用话语突破时代界限、激发智慧,以群众语言阐释文化思想,以百姓故事展现思想伟力,让习近平文化思想绽放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基层宣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