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新联合体通常是由领军企业牵头,带动科研院校和中小企业共同促进产学研协同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型组织形式。构建创新联合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激烈的产业竞争,河北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主导作用,将分散在产业链和各行业、部门的创新主体紧密联结,加快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形成目标一致、协同攻关、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高的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以领军企业筑牢协同创新基石
领军企业具有高端创新资源富集、科研设备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引领行业科技前沿等优势,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和中坚,在创新联合体中发挥着主导和关键作用。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不仅有助于在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还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运营能力,引领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为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要针对领军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弱、联结不紧密等问题,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领军企业。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链条建立梯次培育机制,择优遴选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和要素支持,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瞪羚等创新型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二是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在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等原创技术领域以及通用型、智慧型未来产业技术前沿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化领军企业,共同推进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三是发挥雄安新区创新高地引领作用,大力引进央企、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端高新企业。鼓励各地开发区、高新区等经济功能区,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通的短板和关键环节招引一批领军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合作,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以机制变革提升协同创新效能
创新联合体成员类型多样、资源禀赋各异,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机制来整合配置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解决信息不对称、协同效应弱等问题。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创新的联动性,吸引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进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合作信任、利益共享,推动创新联合体持续向新向强发展。一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围绕共同目标,打破资源差异性限制,根据各成员的分工定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责任分担、风险承担机制,形成合理的收益分配结构和风险共担方式,促进各类资源充分流动和共享,推动各成员从浅层合作向深度融合转变。二是建立全方位激励机制。聚焦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建立“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产业培育”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税优惠、信贷支持、创新奖励、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培养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推动一批高水平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政府部门要统筹好区域内创新联合体建设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服务指导,鼓励创新联合体立足市场需求设定创新目标,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
以链式思维持续拓展协同创新空间
创新联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活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领域,而是拓展到服务和管理等更广泛的层面。要把握发展趋势,聚焦科技前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问题,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要采用先进理念、模式、技术推动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整合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链、市场端深度融合。一是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采取多种方式组建领军企业牵头、共性技术聚合、任务场景驱动、战略引领等不同形态的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重大原创性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前沿科技研究,以最优的资源配置形成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二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创新联合体的需求,着重发挥领军企业主导作用,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等进入创新系统,更大范围吸纳创新优势力量。三是突出创新联合体在组织平台、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主导优势,有效整合、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加快实现产业化。
以政策协同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渠道
在科技研发活动中,可能会面临人才、技术、资源流动的行政壁垒、政策错位等问题。要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加快破除创新要素流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发挥创新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提高创新融通性。一是畅通资源配置路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对创新联合体跨区域协作的支持,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集中优质资源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高效协同的科技研发转化体系。二是推动跨区域政策衔接。北京、天津汇集着大量高精尖企业和高水平科研院所,河北工业门类齐全、创新场景丰富,为组建创新联合体提供了有利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创新联合体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跨区域政策衔接机制,采取“财政支持+税收共享”方式,解决跨区域创新主体的“属地管理”难题。三是破除要素流通市场壁垒。针对不同地区在人才职称评定、机构评级等方面存在的标准差异问题,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推动创新主体和科研机构跨区域资质互认、标准统一,优化人才、技术、资本市场配置机制,形成有效遵循市场规律与发展逻辑的创新协作,持续推动创新联合体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