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工作动态>>《河北社科工作动态》

《社科联合工作动态》2023年第2期(总第2期)

2023-04-23 11:21  

目    录

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 

2.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在南京召开 

3.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在南昌召开 

4.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所属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 

5.坚持百姓态度 树立百姓视角 市级社科联开展“科普五进”活动 

6.邯郸、沧州市社科联分别召开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7.河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和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基地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河北师范大学以博士生宣讲团为载体打造红色文化育人新形态 

9.在学术研讨中聚智慧 见真知 出成果——山东省社科联不断推动山东社科论坛转型升级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

图片1

3月18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康振海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孟庆凯主持会议。来自中央党校、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河北日报、河北省社科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近30人参会。

与会专家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进行交流对话和深入讨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中党履行使命任务的历史依据、价值特色、现实意图,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一种开放性的、包容性的、非占有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溯源和现实思考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底色,从中西方比较视野中详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现代性的超越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责任、世界意义,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深化了认识和理解。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康振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理论研讨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研讨会之一,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创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旗帜鲜明、主题突出、讨论深入。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谈深刻见解,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既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体现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自觉,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观点支撑。

康振海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对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新飞跃,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新伟业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康振海强调,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既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作好顶层设计,又要把准人民实际需要,作好统筹规划,使各项政策措施符合国情、符合规律、落于实际。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在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中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坚持活力与秩序相协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要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坚持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在南京召开

3月30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社科院和31个省(区、市)社科院的领导和专家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新闻媒体代表200多人参会研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康振海出席会议。

会上,康振海院长作了题为“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中贡献社科力量”的大会发言。他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河北省社科院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系统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社科支撑体系,持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燕赵特点的学科体系,不断推出小切口大成效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美好图景积极贡献社科力量。他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一是使命与担当:深刻领悟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本质与逻辑理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的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是我们党长期自觉推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二是目标与任务:科学谋划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叙事与场景构建。党的二十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是河北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统领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需求来指引河北社科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平台与路径:全面融入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社科服务与实践进路。河北社科院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场景中挖掘新素材、发现新问题、提炼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学理支撑。

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是在中国社科院指导下,各地方社科院常态化开展交流、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设三个平行分论坛,分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智库责任”“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锋研究员、广东省社科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研究员分别以“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契合”“城乡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作主旨报告。会上各省、市、自治区社科院专家代表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社科院的使命职责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为更加自强自信地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决定,全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十六届院长论坛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康振海院长与江苏社科院夏锦文院长进行了论坛主办权交接仪式。

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在南昌召开

3月31日至4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2023)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高校系统和智库机构及全国皮书课题组、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等600余位代表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甄占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洪山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康振海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此次年会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皮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康振海院长以“聚焦现代化主题 突出高质量主线 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贡献皮书力量”为题在大会进行主题发言,分享了河北蓝皮书的发展经验,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皮书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他在发言中指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皮书从内部传阅的非正式出版物成长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晴雨表”“风向标”,社科文献出版社也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皮书出版的“标普”。河北蓝皮书历经二十余年专业化建设,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创团队持续扩大,编撰质量逐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有力地带动了省社科院社科研究水平的提升、咨政服务能力的增强,推动了省社科院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使得省社科院作为河北中心智库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康振海院长强调,河北院将积极找准河北场景与社科实际的结合点,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实现河北蓝皮书高质量发展,展现社科担当、提供社科支撑。一是立足发展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调查研究。将以皮书为抓手,以省情调研基地为依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大调研,把皮书研创写在燕赵大地上;二是聚焦现实需要,服务决策参考,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课题研究。将以皮书研究领域为基础,以省领导圈定、提出和交办课题为重点,设立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重大科研专项,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升皮书研创质量;三是聚力创新提能,推进开放汇智,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学术研讨。将以皮书为依托,瞄准中国式现代化与社科研究的切合点,组织开展高规格高水平学术研讨活动;四是立足长远建设,拓宽发展通道,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人才队伍。将以皮书为平台,以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核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智库建设提升皮书研创质量,以皮书编撰整合研究力量、锤炼队伍,进而提升河北中心智库建设水平的良性互动之路。主题发言获得与会者好评,取得了较好效果。

会上颁发了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河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李军同志主撰、收录于《河北蓝皮书:河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1)》一书的分报告《加快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省社科院蓝皮书《河北蓝皮书:河北法治发展报告(2021)》收录的研究报告《河北省设区的市立法五周年回顾与反思》荣获“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

近年来,河北省社科院高度重视蓝皮书工作,实施激励措施、开展选题策划、加强组织调度,多措并举,使蓝皮书研创质量逐年提升。本届“优秀皮书报告奖”的申报工作始于2022年4月,共计815篇报告符合优秀皮书报告奖评选要求,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共计63篇获得第十三届优秀皮书报告奖,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25篇。此次是继2017年河北省社科院获得“优秀皮书奖”以来,首次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所属社会组织

党建与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

3月29日,省社科院(省社科联)所属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召开,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肖立峰出席培训并讲话,院二级巡视员王金华主持活动。所属社会组织负责人和院社团党建工作处、学会工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肖立峰在开班式上作了《守正创新 勇担使命 奋力谱写社科学术社团发展新篇章》的讲话。他强调,各所属社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引领广大会员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省级社科学术社团要找准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在积极服务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中展现社科担当。要进一步在加大社团党建工作力度、推进社团规范管理和强化社团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认真谋划落实举措,进一步提高站位、明确方位、把握定位、厘清思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社团工作的巨大动力。

培训期间,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郭建就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专题辅导;河北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武永磊就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与财务等相关内容作业务指导;省社科院学会工作处处长李东就加强所属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作工作部署。

坚持百姓态度 树立百姓视角 

市级社科联开展“科普五进”活动

近日来,各市社科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盘活本地社科资源,注重发挥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精准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科普五进”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群众人文社科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3月17日,承德市社科联走进包联的碧园社区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承德市社科联所属图书馆学会和金融学会志愿者们围绕建设书香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科学投资理财等方面为群众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宣讲内容紧贴生活、丰富生动、科学适用,大力倡导社区居民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防范诈骗意识、提升理性金融消费能力。此次活动累计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数字图书资源宣传页、期刊读物200余份。

3月24日,由张家口市社科联主办,桥西区委宣传部、桥西区社科联、桥西区南菜园小学承办的张家口大讲堂进校园专场讲座开讲。此次讲座旨在积极培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用优秀文化资源涵养气质和底蕴,用先进文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张家口市图书馆副馆长党宁以《让阅读浸润心灵 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为题,从读书意义、认识书籍、阅读方法等方面为学生们进行了讲解。

4月11日,由衡水市社科联(中共衡水市委讲师团)在全市组织开展的“思想在心中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社区基层巡回宣讲活动走进衡水市武强县街关镇北关村。衡水市社科联主席、一级调研员杜悦峰同志从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衡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衡水落地生根等三个方面行了系统宣讲和深入阐释,同时与当地村民互动交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思想在心中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社区基层巡回宣讲活动自今年3月开始,已深入桃城区、高新区、滨湖新区、武强县面向农村、社区共计开展了8场示范性基层宣讲活动,受众2000余人次。后续衡水市社科联(市委讲师团)将继续建立常态化巡回宣讲机制,坚持每月组织分团成员深入到各县(市、区)基层分别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社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常态化巡回宣讲为抓手,持续掀起全市基层理宣讲热潮,努力形成党的二十大精神“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的浓厚氛围,擦亮衡水“思想在心中 奋进新征程”基层宣讲品牌,助力衡水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基层理论宣讲“特色之城”。

邯郸、沧州市社科联分别召开

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4月7日,邯郸市召开社科工作会议,邯郸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一级调研员吉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博主持会议,四级调研员桂平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辅导报告。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落实全省设区市社科联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市社科业务骨干进行了教育培训,邯郸市图书馆学会、市翻译协会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工作亮点特色、发挥作用优势、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各县(市、区)社科联、各社科组织、各社科普及基地、各社科研究基地以及各高校科研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同日,沧州市社科联召开社科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就今年社科工作做出部署。沧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社科联主席,各社科组织主要负责人,各高校、各社科普及基地代表,市新型社科智库专家,市社科联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2023年河北省设区市社科联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党委讲师团主任会议精神,并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沧州市社科战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会上表彰了2022年度先进县(市、区)社科联、先进社科组织、先进社科工作者。县(市、区)社科联、社科组织与新型社科智库专家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河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和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基地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在近期公布的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中,由省社科院(社科联)与河北大学共同培育的河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基地主任成新轩申报的《RCEP对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该课题主要研究对象RCEP作为当前亚太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建立与实施将有力地推动亚太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日趋紧密,带动区域内价值链的重构,进而影响全球价值链的调整方向。然而,中美贸易争端、“印太经济框架”、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等都是美日意欲重构21世纪“排他性”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大举措。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亚洲作为世界三大区域生产网络的重要一极,其价值链的重构必然影响其他区域价值链的格局,甚至会成为撬动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利用RCEP机制开创我国参与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的新局面,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话语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化解美国遏制策略,以继续融入全球价值链服务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国家工程。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由省社科院(社科联)与燕山大学共同建设的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基地于春洋教授申报的《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批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扎根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现实土壤,淬炼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维护中华民族实体、塑造中华民族观念、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主线。课题拟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指出该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顺应客观历史进程的基础上,通过党的理论探索、政策助推、话语引领和策略部署等多个维度持续进行主观人为建构之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这一进程之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核心地位,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持续创新推进发挥关键作用。分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及其引领性,挖掘其历史演进逻辑,概括其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发展经验,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优化策略,提炼塑造国家民族观念之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大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以博士生宣讲团为载体

打造红色文化育人新形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河北师范大学组建省内高校第一支博士生宣讲团,以“红色理论宣讲、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地实践、红色精神研究”为己任,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一、红色理论宣讲:共创校园文化大讲堂

一是增强政治意识,锚定红色信仰的“风向标”。紧密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以红色文化为引领,采用菜单预约机制,共先后推出47个宣讲项目,宣讲场次达百余场。二是发挥专业优势,解锁红色基因的“切入点”。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素养出众、表达能力突出的在校优秀博士生加入宣讲团,建立集体研讨、共同备课、试讲观摩、正式宣讲、评价反馈、品牌塑造的工作体系。引导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将红色基因融入宣讲内容,主动解锁“精神密码”,着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二、红色文化传播:打造红色精神主殿堂

一是把握时代脉搏,让红色文化更具“向心力”。宣讲团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同向同行,持续深入做好宣讲工作。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研讨和宣讲。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宣讲团迅速响应,推出的系列主题宣讲预约不断。二是创新宣讲载体,让红色文化更具“交互力”。依托“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和研工部网站,建立起了宣讲菜单网络预约、宣讲主题线上展示、宣讲效果跟踪调研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宣讲,实现线下宣讲有力度、线上传播有广度。博士生宣讲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发起“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讲,直播点赞量达到1.1万,师生反响热烈。三是拓展宣讲路径,让红色宣讲更具“感染力”。首先是打通校内外传播渠道,博士生宣讲团至今已服务省内外12所高校广大师生,宣讲效果优秀评价高达98%。建立乡村宣讲基地,与栾城区西营乡开展“地校互联·党建共建”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乡村发展、群众生活、基层鲜活事例联系起来,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用切实可感的宣讲语言传递到群众心中,《河北日报》客户端进行了报道。

三、红色基地实践:深入社会大课堂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红色宣讲“练兵场”。宣讲团成员通过集体学习、实践训练、主题活动等方式,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河北省“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专场宣讲活动中,队员们反复观看宣讲视频,揣摩宣讲稿;投身《团结就是力量》红色文艺作品故事展览活动中,主动承担解说工作。二是依托“行知课堂”,丰富红色宣讲“资源库”。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3个国家级实践基地、6个省级实践基地、47个校级实践基地的资源库作用,依托河北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调研活动。在阜平县城南庄、正定塔元庄等地,队员们面向群众搭建多样化的“红色移动课堂”,让“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红色信仰落地生根。三是投身实践调研,争做红色理想“追梦人”。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实践队曾入选团中央组织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并以前十名的成绩获得全额资助。在井冈山实践期间,接受红色教育,深入基层调研,为兄弟省份实践队开展8个主题微宣讲,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了博士生宣讲团的出色表现。

四、红色精神研究:融入时代大课堂

宣讲团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阐释,积极将宣讲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以河北省红色资源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专业知识奠定宣讲基础,以科研实践指导宣讲实践,宣讲团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实践智慧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立项资助,《党史学习教育中河北省革命文化传承路径研究》等5个项目获校内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四史”专项)立项资助。宣讲团团长李泽璐带领学校团队荣获河北省“四史”知识竞赛冠军;宣讲团成员成果荣获河北省挑战杯红色专项特等奖、河北省大学生讲思政课二等奖、河北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文章类一等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宣讲团成员发表核心论文多篇,实现了“理论宣讲有思想、理论研究有成果、宣讲工作有成效”的良性循环。

在学术研讨中聚智慧 见真知 出成果

——山东省社科联不断推动山东社科论坛转型升级

山东社科论坛作为山东省社科联推出的全省社科界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研讨活动品牌,创办十余年来,在繁荣学术研究、服务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山东省社科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坚持高举旗帜、创新理论、服务实践、推动发展的理念,以“聚焦中心、服务决策,研讨交流、繁荣学术,征文发言、锻炼新人”为目标定位,积极改革创新山东社科论坛举办机制,通过全过程塑造、精细化培育、高质量筹备、全方位提升,健全完善论坛组织举办机制、研讨交流模式,着力在专家层次、论文质量、发言水平、人员规模等方面下功夫,内容研讨深度和人员范围广度不断拓展,研讨质量明显提升。

把准时代脉搏,解答时代课题。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这是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山东省社科联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把握社科界热点动态,建立常态化重大研讨选题备选机制,建立可供参考的研讨咨讯选题库,为确定论坛选题奠定储备基础。

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山东社科论坛坚持实践出题、专家荐题、社科联推题、承办方竞题的方式,认真组织召开选题论证会,综合确定一批重大研讨选题和承办方,选题充分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要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文化“两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承办方包括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0多所高校、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社科研究机构、基层社科联、农村改革创新典型等,彰显了参与广、专业强、接地气、务实效的特点。

高端大咖云集,群贤聚智论道。发言层次和质量是论坛举办之要,山东省社科联积极创新高端专家参与机制,提升研讨层次和水平。一方面,采取征文、约稿、函请、设立课题项目等形式,最大范围邀请山东顶尖专家参与论坛,带动专业领域学者踊跃参会;另一方面,紧扣主题、细化专题、精准对接,有针对性地遴选全国知名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参与研讨,有效实现了高水平专家与高水平成果相结合、省外高水平专家与省内知名学者相结合、高水平理论专家与代表性一线实践者相结合、高水平专家带动与锻炼培养新人相结合。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吴江、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程名望、韩喜平、杨凤城、刘建军、王永贵等近200位知名专家和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民等众多一线实践者参与研讨;学科新秀发言200多人次,收到各类论文3800多篇,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深度的观点建议,论坛成为全国众多学术大咖和专家翘首光临参与的重要平台。

线上线下融合,提质增效扩面。山东省社科联注重全程指导,实施流程再造,细化筹备环节,推动论坛梯次展开。从方案制定、论文征集、人员规模、会场样式、专家主持、发言视角、研讨互动、实践结合、会务组织等各方面科学设置,注重上下衔接、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确保论坛筹备规范有效。积极创新组织方式,探索形成了“高端专家主旨报告+知名专家专题发言+分组研讨交流+学术沙龙+实地考察探究”的研讨模式,有效地深化了研讨效果。特别是在发言内容上重点发力,每次论坛都提前和发言人交流沟通,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发言观点,确保内容的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论坛积极适应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强化研讨氛围营造,通过倒计时海报、媒体预告、线上会议、全程直播等方式,有效扩大受众面,有的场次参与人数达到3.7万人次。

创新工作方式,把牢正确方向。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是学术研讨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术研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2022年,山东社科论坛注重加强论坛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构建全员、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推动学术研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制定《山东社科论坛意识形态管理监督办法》《意识形态责任书》《山东社科论坛工作规程》《山东社科论坛举办协议书》《山东省社科联资助经费使用承诺书》,为加强意识形态监管提供有力保证。严格执行论坛“一会一报”制和审批制度,做到年初论坛场次报备、举办前方案报备、举办后论坛成效报备缺一不可。严格把关会议材料和发言内容,邀请时考察专家背景,会议前调看把关课件或提纲,发言时由专人提醒,认真做好预案处理。建立意识形态监督员制度,全程倾听审查发言观点,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拓宽转化渠道,赋能发展大局。“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成果转化是研讨的根本目的。论坛坚持选题论证时充分征求实务部门意见,举办时邀请实务部门参加,举办后采取即时报道、刊发专家发言摘要和会议综述、出版优秀论文集等方式加强宣传推介转化,对应用性强的成果编辑整理,有针对性报送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不断提高宣传推介和成果转化力度,赋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发展大局。对论坛研讨中发现的有深化研究价值的相关问题,采取后期资助等形式支持进一步创新研究。通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论坛形成了此起彼伏、高潮不断的矩阵宣传效应,被《光明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有的场次被媒体报道50多次,8场论坛观点综述被《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其中6场是头版刊发,1场是头版头条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