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颜廷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

2023-02-06 11:02  

■在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不同。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创新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从多个维度引领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要重点在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能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三个方面下功夫。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整体意识、协同意识、系统意识、开放意识,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合力。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是一条重要主线,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起着关键作用。产业生成和更替主要有两种起因:一是由于技术进步生成了新的产业,原来创新不足的产业被新技术引领的产业所替代;二是原有产业依靠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步入新周期。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起着关键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意义重大而深远。

创新驱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底层逻辑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不同。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驱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带动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体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创新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从多个维度引领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呈不断加速趋势,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创造出一批新产业,引领着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近年来,可植入技术、数字化、物联网、3D打印、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与产业互动加速、高技术之间互动互融,对产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促进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

由理论创新到应用转化呈现乘数级扩散,是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力量。在此趋势下,产业发展呈现出“三破”特征:破界,产业日趋融合渗透,边界日趋模糊;破介,互联网大规模协同和去中心化,大大削弱传统中介;破戒,新经济快速迭代颠覆,旧规则旧戒律正在失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呈现乘数级扩散,生成了一大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方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就了一大批高成长、高科技型互联网公司,平台经济成为引领产业链条发展的重要环节,共享经济方兴未艾。这些都颠覆了原来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小试中试—孵化转化—产业化的线型模式,快速调整着产业结构、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产业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也有一般意义上的传统产业,如钢铁、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污染、过度消耗资源等问题,但通过工艺、组织、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传统产业变成了具有高技术特征的现代制造业。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重点任务

放眼全球,制造业强国普遍的一条经验是,在经过工业化初期、中期积累之后,依靠创新构建起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吸纳聚集创新要素、市场主体,吸引世界范围内的高端人才。三者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升级。分析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演进与优化,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对河北而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着重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利用和集成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一是突出河北定位,在聚焦重点上发力。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将全省的创新资源与发展要素向重点领域聚集,力争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二是突出关键要素。聚焦关键、影响大的指标,如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财政投入强度、高新企业数量与能级等指标,务求取得实质性突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与团队、产学研合作中的关键单位、产业链条中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乘数效应,突破创新发展的瓶颈。三是突出极化效应,在创新极上打造新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创新园区、创新城市聚集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四是突出开放协同,在科技合作中提升能力。破解创新资源匮乏困境,以多种模式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弥补河北创新资源不足。五是加快提升创新平台和载体能级。争创一批新的国家级各类开发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中心等,使其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创新资源的密集区、创新主体的聚集地。

增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能力。提高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创新构建起拥有一大批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高、主导产业竞争力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培育壮大更多创新型市场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和认定力度,提升服务机构工作水平,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后补助政策;大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更多的“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集群。二是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瞄准京津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进与生成一批领军企业、头部企业、核心企业,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与水平。大力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价、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产业技术攻关的能力。三是以创新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包括产业核心技术、先进工艺、企业组织、模式业态、组织文化等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创新创业生态直接影响着创新要素、创新型企业的聚集,最终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一是从宏观上进行系统设计、整体优化。从政务、市场、国际化、法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系统性完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难点。研究创新要素特别是高端要素流动的一般规律,调查分析创新型企业经营需要的良好环境指标,更好地满足创新创业需求。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服务流程再造,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协同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增强执法强度。提高违法经营成本,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体系。

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合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涉及各级各部门,也包括多个环节和领域,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整体意识、协同意识、系统意识、开放意识,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合力。

树立整体意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面创新的链条与产业生态圈并予以政策支持,形成由技术到产品、组织、业态、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与管理、模式、业态、体制、文化等创新的融合,扩大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让科技创新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树立协同意识,建立多层级多部门良性合作机制。推动由各相关部门、各个层级分散支持,向多部门、多层级分工协同支持转变,在相关部门间建立起协同支持的沟通机制,在各层级间建立起配套支持机制,从整体上制定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等,形成支持创新驱动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合力。

树立系统意识,构建全过程的支持政策链条。加快打造集政策研究、制定、执行、评估、优化于一体的推进链,使政府支持政策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强化部门联动,打通部门间电子政务“绿色通道”,建立贯通各部门业务接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政策评估,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政策采取修订、取消、延续等措施。以政策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河北特点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以良好的政策知晓度、精准度与执行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树立开放意识,吸引、利用省外国外资源和要素,构建起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大循环。大力提升各类平台与载体的能级,吸纳和聚集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型企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原刊于《河北日报》,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  颜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