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王 菲: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2023-02-06 10:59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处世之道、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始终重视家风建设,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颜氏家训“笃学修行,不坠门风”,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纵观历代先贤不难发现,凡家业兴隆、人才兴旺者,无不把重视家风作为立家处世之本。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家风建设。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实践和工作生活中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诫子书、革命育儿经,融入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廉洁自律、亲情友情等方面,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毛泽东同志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原则,周恩来同志定下“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条家规”,朱德同志家里的小账本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红色家风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更加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把对党忠诚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风家貌。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担当起从严治家的责任,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植对党的忠诚情怀。要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激励子孙,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培育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的担当精神,涵养爱党爱国、报党报国的家国情怀。要加强品德教育,在家庭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走正道、行正事,做到厚德立家、勤俭持家、书香传家。

注重言传身教,带头抓好家风。“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建设,领导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家风正,必然会促进党风清、民风淳。领导干部要通过家风建设,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在认知和参与过程中,自觉接受家庭道德教育,培育家庭美德,形成良好文明家风。要带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率先垂范,践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等观念,倡导忠诚、责任、学习、奉献、自律等理念,带动家庭成员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防腐拒贪的“防火墙”。群众看领导干部,一个重要方面是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家风不正,对家人、亲属失管失教,纵容、默许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利,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还要管好家人、身边人,不搞特殊化,不公权私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家属子女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筑牢抵御不良风气的家庭防线。涵养良好家风,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推动党风政风民风向善向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更多奋进力量。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