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科研动态

“把艺术交给大众”

2022-06-09 16:3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已装订成册,交付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而起。广大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走出书斋,走出校园,用知识,用智慧,用不屈的精神力量唤醒民众,用实际行动担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在此后的岁月里,延安文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大主体,双峰并峙,展示着那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风气。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延安文艺工作团、西北战地服务团、东北促进纵队干部队、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等大批文艺工作者,随同党政干部一道陆续抵达华北,东北、平津的青年学生也纷纷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边区。他们一方面积极创作大量街头剧、活报剧、街头诗、墙头小说、木刻版画、歌曲、舞蹈等革命文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运动;一方面也通过开办文艺干训班,开展各行业、各阶层甚至全民的文艺创作与评选活动,吸引工农兵群众加入文艺队伍,掀起了“晋察冀一周”“冀中一日”等具有深化性质的群众写作运动,以及“创造模范村剧团”“穷人乐”等群众戏剧运动,为晋察冀文艺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察哈尔省会张家口解放以后,晋察冀文协、晋察冀剧协、晋察冀音协、晋察冀美协、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边区剧社、晋察冀日报社、晋察冀画报社等文化团体随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军区领导先后开赴华北根据地,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也随之来到华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他们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方向,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深入农村与抗战前线,既为切身体会工农兵的生活,也为深刻了解工农兵的需求,从而在根本上克服了自身相当普遍和严重的艺术至上主义思想倾向,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以人民大众易于接受和欣赏的形式,普遍写人民大众的生产战斗故事。譬如左翼作家邵子南1938年10月随西战团到晋察冀,主持战地社日常工作,主编《诗建设》。1943年整风运动后,他到阜平任小学教员,在反“扫荡”中与群众、民兵一起转移、战斗,还直接在五丈湾跟随李勇的游击组对日寇展开地雷战。1944年5月随团回延安,在鲁艺任教,后调陕甘宁文协搞专业创作,开始大量创作反映晋察冀边区生活的小说。他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创作的短篇小说《李勇大摆地雷阵》(后改为《地雷阵》),运用阜平农民群众的语言,以口语化方式讲述了爆炸英雄李勇的抗日故事,明显吸取了民间说唱文学的优点,特别是在白话叙述中还插入不少快板式的韵白,更适合群众喜好,因而在当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其他作品,如《荷花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孟祥英翻身》《新儿女英雄传》《白求恩大夫》《我的两家房东》《穷人乐》《李殿冰》《戎冠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土地的人们》《白毛女》等,都是成功的文艺典范,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成果中,还有数以万计的文艺作品和极具研究价值的文艺史料刊发在根据地和解放区所办的报刊上。很多作者,本身就是农民、战士或基层工作者。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和熟悉的人和事,通过小说、戏剧、诗歌、报告文学、歌曲、绘画、舞蹈等文艺样式记录下来,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让故事中的人物自己编词、自己表演的创作方式,很好地反映出人民的心声,并让人民群众从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中得到教育,这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把艺术交给大众”,通过文艺唤醒大众,这已成为华北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意识。他们积极响应伟大的民族抗战对文学艺术提出的时代要求,充分兼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习惯和欣赏水平,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燕赵儿女火热的战斗与生产生活,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与鼓动激励效果。刘萧无编排新闻报道剧《李殿冰》,编剧与演员一起住到李殿冰家里,以便于熟悉主人公的生活,搜集真实生动的群众语言,甚至模仿他们动作,理解他们的心理。甚至,还让主人公李殿冰等直接参与剧本的修改和编排。描写群众的生活,邀请群众参与创作,这是当时文艺工作者走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该剧演出获得当地老百姓极大赞赏,鲁中实验剧团还专门学习该剧的创作方法,创编了三幕五场话剧《过关》。艾思奇《前方文艺运动的新范例》更是誉其开创了前方文艺的新范例。抗敌剧社的《王老三减租小唱》、冀中火线剧社的话剧《我们的母亲》,也都具有这种特色。

这些文艺作品,可能略显仓促,有的甚至急就于战火中,所以在素材提炼、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的使用、细节的刻画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作,而是燕赵大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集体记忆和行动号角,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文艺,有很多这样未经沉淀的纪实作品,不管其艺术性如何,但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铸就抗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铜墙铁壁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地区涌现出大量的红色经典,便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2017年6月,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郑恩兵所长来京与我们协商合作研究事宜。我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建议他们结合地方特色,做好地方红色文艺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编撰出版工作。《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就是那次商讨的成果。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河北红色经典代表作家代表作品选,第二部分为《晋察冀日报》文艺档案汇编,第三部分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文艺档案汇编,第四部分是《晋察冀画报》文艺档案汇编,第五部分是《晋察冀日报人物志》。全书收录各种文体的作品约六千余种,包括小说220篇,诗歌569首,文艺评论398篇,戏剧15部,报告文学、散文、文艺通讯2522篇,美术、书法和音乐共328幅(首),文艺史料2500余篇,还有两千多种文艺信息、文艺广告,基本涵盖了华北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们有机会阅读这部近六十余册的皇皇巨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国的建立真是来之不易。她是无数条战线上可歌可泣的人们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感念当年那些有名无名的作者,感谢参与整理工作的学者,当然,更要感激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