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王全领:《晋察冀画报》及其新闻摄影的历史贡献

2022-03-25 16: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晋察冀画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第一份以摄影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942年7月7日在河北平山县碾盘沟创刊。《晋察冀画报》从1942年至1948年,共出版13期画报和1期试刊号,另出版丛刊、画刊、摄影新闻等60余期。1948年5月,《晋察冀画报》与原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画报》合并,组成华北军区政治部领导的《华北画报》。

《晋察冀画报》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突破敌军封锁线,发送到军区、边区、军分区、专区党政机关和有关单位,还寄到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其他根据地以及重庆、北平、天津等地。同时由晋察冀边区新华书店、延安新华书店和全国各大书局发售,并由外宾带到苏联、美国、英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晋察冀画报》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抗战救国的鲜明主题与英勇奋斗的时代风采。《晋察冀画报》从1942年开始在抗日战争时期连续出版8期,第9期在8月上旬开始陆续打样还未出版时,日本宣布投降。全刊利用摄影图片生动真实的场景和丰富的人物题材,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事业这一条主线,报道内容上在把握全面的同时把八路军官兵和人民群众作为重点,展现了各场战斗、大生产等边区斗争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反映晋察冀边区军民的战斗和建设成就。 

受解放区的斗争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所限,《晋察冀画报》的图片拍摄、冲印、制版、印刷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更多采用综合性专题报道形式。围绕一个时期重点工作、重要战役战斗、群众工作等事件,通过撷取大量典型的战斗、生活与建设场景,采取集中展示的手段,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打造出鲜明的舆论主题。

《晋察冀画报》为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所作的努力、牺牲和取得的成就,为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鼓舞军民斗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超前的摄影宣传理念与摄影新闻实践的高度统一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之源。新闻摄影以视觉传达信息,直观感受形象,表达色彩强烈。通过强烈的现场感、丰富的信息、视觉的冲击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抗战时期的中国,文盲依然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单用文字做新闻报道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向国外潜在的同盟者传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信息也需要突破语言的藩篱,摄影新闻图片的形象性恰好能够以形象化的语言弥补文字的抽象性,而图像作为一种无国界的影像语言也更能形成信息互通。

正是基于这些理由,对政治宣传工作一贯高度重视的聂荣臻司令员对摄影图片的政治宣传重要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成为《晋察冀画报》创办的根本动力。沙飞在新闻摄影实践过程中,对摄影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并明确提出:“毫无疑问的,它是一种负有报道新闻职责的重大政治任务的宣传工具,一种锐利的斗争武器。”“摄影武器论”思想在《晋察冀画报》创办过程中和之后的摄影新闻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成为我们党抗战时期的重要宣传理念之一。

从军区领导到画报社主任以及新闻管理和摄影骨干队伍,在这种超前的宣传理念上形成的共识引领了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与成熟。《晋察冀画报》以直观新闻现场和视觉图像,将这一先进理念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诠释,并在进一步实践中不断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一辈共产党人国际化视野下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有机统一的探索与实践。创刊之初,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就明确指出:办画报就是要把边区抗日军民对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真实地报道出来,鼓舞人民勇敢地斗争,同时要把我们的正义事业、斗争事迹告诉边区以外的人,争取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对我们的支持,我们的画报要面向全中国、全世界。

《晋察冀画报》筹划与创刊初期,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通过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的骨干作用和各种进步力量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根据地政权的认同并努力建立海外统一战线,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所以,创刊号开始从内容到形式把对外宣传作为非常重要的着眼点,文字上采用汉英双语的形式,内容顾及国际方面的题材如白求恩事迹、苏联红军等。到解放战争时期,国际形势发生根本性的扭转,根据不同阶段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新闻宣传的内容、题材与侧重对象,国际方面的宣传已经不是重点,英文也就很少采用了。

《晋察冀画报》的出版与发行,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和舆论宣传事业创新与成功的典范。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克服千难万险创办的新兴媒体,政治站位高、视野格局大。对宣传谁,宣传什么,用什么手段与方法,给谁看,要达到什么目的等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内容与传播方式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思路。当前,《晋察冀画报》在对内对外新闻舆论工作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王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