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张芸 孙荣欣: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时代价值

2022-03-25 1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由陕北迁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在这里,中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决战阶段,中国共产党用“枪杆子”和“笔杆子”协同作战,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西柏坡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在指导思想、业务实践、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渐成熟,为新中国新闻大厦奠定了基石。时至今日,虽然新闻事业的格局、新闻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西柏坡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辉,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牢记“两个务必” 加强新闻队伍作风建设

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开幕,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向全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拒腐防变、艰苦创业的告诫,同时也构筑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根基。西柏坡纪念馆的接待记录显示,这里已成为全国新闻战线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教育的红色基地。

西柏坡时期,新闻工作的条件虽然较延安时期大为改善,但仍然非常艰苦。《人民日报》在里庄办报期间,由于印刷机器时常出故障,很多时候只能用人力畜力代替马达。仅靠人背马驮,《人民日报》投递到太岳、冀中、冀鲁豫、平西、冀热辽解放区,发行量高达四万多份。新闻工作者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使命,记录下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经过七十多年岁月变迁,虽然新闻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西柏坡新闻实践中积淀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的新闻精神,对于指导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重要意义。不管是洪水、地震,还是火灾、疫情,都需要新闻记者勇当“最美逆行者”,“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不管是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还是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都需要媒体工作者扑下身子深入采访,“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来自一线的报道才更有生命力,才能使主流媒体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贯彻群众路线 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西柏坡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重要飞跃,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刘少奇同志在“华北记者团”学习集训上的谈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同志在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新闻工作的许多见解,并提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还对新闻报道提出了“真实、全面、深刻、精彩”的基本要求。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也对全国解放后新闻媒体迅速适应新形势要求,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刘少奇在谈话中着重提到记者要具备四个条件,其首要条件就是“人民记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开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党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闻媒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在西方被称为“无冕之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权力由人民赋予。离开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新闻媒体的权与利都是奢谈,更无法实现事业常青。西柏坡新闻精神也昭示我们,“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因此,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立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及时准确广泛地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多角度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为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鼓与呼,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使命。

坚持实事求是 捍卫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从山西五台山前往西柏坡的转战中,途经晋绥地区,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时作了一次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谈话主要是针对《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当时,部分新闻工作者缘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对土地改革的宣传报道出现了失实现象,不仅影响了实际工作,也使群众对报纸产生不信任情绪。对此,《晋绥日报》首先认识到错误,开始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发动群众揭露虚假报道,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采取改进措施。毛泽东同志在谈话中充分肯定了《晋绥日报》编辑人员捍卫新闻真实性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他要求报社人员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并提出了改进报纸文风的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信息社会,一则虚假消息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流量”,会故意炮制哗众取宠的假消息。这就给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现场,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进行新闻报道,不传播、不转载虚假信息,还要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应社会关切,澄清谬误、凝聚共识,扩大正能量传播版图。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张芸、孙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