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梁晓晓丨声音与图像:晋察冀边区的“红色”记忆

2022-03-18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用于宣传抗日政策、激发抗战热情及歌颂模范英雄的音乐与美术作品。其中部分发表在《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画报》上,生动反映了当时艰苦卓绝的抗战实况,记录了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人民在枪林弹雨、衣食无着的险境下一致御敌、保卫家乡的可贵精神。

《晋察冀日报》共发表50余首音乐作品,署名有火星、贺绿汀、张天、巍峙、汝惠等。《晋察冀画报》收录美术作品共约270幅,其中木刻约110幅,漫画约130幅,领袖和英雄人物肖像约80幅,连环画约10幅,摄影作品约10幅,署名有力夫、松涛、沃渣和沙飞等。

以关注现实、观照生命、改造社会的历史感和使命感熔铸作品,恰是《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音乐、美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以宣传抗日政策、刻画行军作战场面为主题的作品最为夺目。拥护双十纲领》是对晋察冀边区的无冕“宪法”——双十纲领的宣传,着重反映人民群众在双十纲领的指导下,憧憬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并祈愿各民族团结发展、共同繁荣。《拥政爱民公约歌》《拥军公约歌》着重宣传共产党优待军人和抗属的主张,有利于创造军民和谐的抗战氛围,也褒扬了互助共济的军民互动模式。木刻版画《来到了大家庭》记录新入伍战士田更志之母擦泪勉励儿子抗日的场景,同漫画《希特拉对异国人民说:“我们用的是枪不是选举票”》《希特拉铁蹄下的异国人民!》的血腥杀戮形成鲜明对照,蕴含了反抗的必然性,具有一定的战争动员意义。“七一”纪念之歌《万岁,中国共产党》,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勾勒出党的发展蓝图,歌词将共产党比作“革命航行中伟大的舵手”,将载着人民面向光明和希望,渡过“黑色的海洋”,共同走向新中国,走向“新社会的自由之乡”。 

若说冲锋陷阵的战士是战争胜利的“桥头堡”,那么开荒生产、共同御灾,保证军民物资供应的农民群众则无愧“幕后英雄”的美誉。在共产党的领导和保卫家园的情感感召下,群众的生产运动此起彼伏,有力支持前线战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歌曲《北山开荒》《割麦唱》、木刻版画《开渠》《送粪:把土地养得肥肥的》、漫画《春耕》《缝衣运动》描写农村地区分工明确、红红火火的生产运动。《义卖歌》《大家都帮忙》以鼓励百姓献金献财支援抗战和共御洪灾、保护村庄为主题,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智慧,可看作是对建设民主团结新社会的初步实践。这类题材作品所描绘的乡村社会,注重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将生产生活的个人空间叙事融入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的宏阔命题中,和以往乡村描写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对领袖和英雄形象的歌颂是一个永恒主题。其中人物肖像类美术作品涉及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等思想与革命领袖,笔触刚劲有力、形象逼真且庄严肃穆。英雄类人物或是以军队为主的英雄群像,如歌颂八路军新四军团体的红歌《护拥八路军新四军》;或是农民个体,如赞美模范农民的歌曲《劳动英雄张大哥》《我们要学张大妈》。也有一些光辉的儿童英雄,《边区儿童》《儿童郎歌》《边区儿童团歌》以生动活泼的基调展示儿童在掩护村民、站岗排查、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是同类艺术作品中最光彩亮丽、激奋人心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美术作品中的英雄并非孤立的,他们同《晋察冀日报》小说、散文等其他文类中展现的光辉形象互相呼应,共同发挥着在内容上整合现实、表现现实,精神上高于现实、指导现实的功能。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美是这些音乐、美术作品的共同特征。抗战歌曲作为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广泛采撷民间音乐元素,“化合”创作、异彩纷呈。就风格而言,以男性为主的歌曲慷慨激昂、雄风浩荡,由女性演唱的歌曲偏重欢快、抒情,儿童歌曲则以活泼轻松见长。演唱方式也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男性合唱、女性合唱,还有鲜见的男女对唱,如河北民歌《北山开荒》。部分歌曲采取秧歌形式,精准定位宣传对象和宣传目的,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政治理论宣传和政策教育。同时,歌词层次分明,呈并列或递进关系。《北风》共分八章,全面而真实地描写赶缝棉被、接到来信、前线杀敌、呼吁御灾、共同抗敌、讨伐汪精卫、扩大生产、发展根据地等场景。《歌唱二小》截取七个特写镜头,将放牛娃王二小把日军引入群众埋伏,自己却死于敌军尖刀的故事娓娓道来,刻画了这位儿童英雄为保卫家乡而牺牲的果决勇毅,加之曲调舒缓悠扬,悲怆气息扑面而来、动人心魄。美术作品根据题材内容将形式之美发挥得恰到好处,如以漫画的夸张、诙谐讥刺敌人,运用版画质朴粗粝的风格截取明白易懂、感人至深的画面,摄影作品多选择日寇侵华的残暴一幕,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揭露历史真相。

《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画报》所收录的音乐、美术作品,有力宣传并实践了共产党团结一致全民抗战,洗去污泥浊水,建造美好新生活的口号,集中展现了晋察冀边区人民的生命韧性,以鲜活的艺术形式写下有声有色、永不褪色的民族抗日记忆。而且,这些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彰显河北、山西等地人民抗战精神与革命风貌的重要文化标识。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梁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