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向回: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党报文艺史料价值漫谈——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

2022-03-10 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大众传媒的典型代表——《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所刊发的文艺作品与记录的文艺活动,是烽火燕赵文艺之光的呈现。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将分别从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歌曲美术、文艺评论、文艺史料与外国文艺八个方面,展现战时文艺的“革命的功利主义”。
华北抗日根据地南起陇海路,北达长城沿线,东尽黄海、渤海,西极于黄河,包括当时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热河全部及豫北、苏北、皖北部分地区,分晋绥、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山东五大块,是当时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群。河北地处晋察冀、晋冀鲁豫中心区域,革命历史传统悠久,红色文化底蕴丰厚。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仅晋察冀边区专区以上就办有报刊400余种,编印图书500余万册。如果再将这种统计扩大到整个华北,时间延伸至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数据更为可观。这些红色文献无论报纸还是期刊,也不管正式出版还是油印传播,均有大量文艺相关信息,是研究文艺史的重要史料。
陈平原先生有云:“尘封的泛黄的报刊中,藏有可能改变文学史叙述的新资料。”这话看似随意,却透露出北大学者注重重返历史生活细节、善于利用老旧报刊进行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路。报刊等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文艺家的创作心态、方式和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性变化,并反馈到作品题材体裁、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上,最终彻底改变了艺术从创作、传播到受众反馈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报章对日常生活的详细记载,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实时反映,为后世文艺研究者复原、重返历史现场,真切感受当时的文艺生产与消费,提供了大量鲜活而生动的细节。所以,整理汇编老旧报刊中的文艺史料,系统梳理特定时段文艺创作、传播、接受等生态链条,把其时的政治运动、经济发展、文艺政策、人民生活及艺术家经历与创作活动作整体、流动的考察,便能具体生动地感知其时文艺前进的脚步。反映这一艺术生态的历史资料,多形态散落于各种文献与各种处所,整理弗易。我们从传播迅速而广泛、影响直接而深远的根据地党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整理开始,是系统建立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史料学”的初步尝试。
《晋察冀日报》1937年12月11日创刊,始名《抗敌报》,当时作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机关报,后归边区党委而成机关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创刊,是晋冀鲁豫解放区党报。1948年6月15日两报合并成华北局机关报,仍以《人民日报》作报名,1949年8月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这两份党报是中国革命文献优秀代表,除刊发大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文艺作品外,还翔实记录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的革命文艺活动,展示了两大根据地文艺创作的辉煌成就。此外,二者均刊有大量文艺相关之消息、通讯、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及文艺书刊出版、影剧演出、文艺讲座等预(广)告,对研究文艺发展史意义重大。两报文艺史料汇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我党文艺方针、政策相关文献。其中包括社论(如《贯彻文化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示与决定(如《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文艺工作的三个决定》)、重要讲话(如聂荣臻《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宣传方针(如《今后宣传方式的发展方向》)。二是边区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如文艺组织、文艺队伍、文艺运动、文艺活动、出版发行、文化教育普及等各方面情况。三是晋察冀、晋冀鲁豫文艺生态的氛围性资料。其中又包括文艺家行迹、文艺家心得体会、群众创作与接受、文艺家与群众互动诸多方面。四是各类报纸及其增刊、文艺期刊、文艺图书或丛书出版动态,以及戏剧、电影演出广告与文艺广播、文艺讲座预告等。五是两报均刊有苏、日、欧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延安、上海、重庆、北平、山东、东北等地文化消息,可从中看出在反法西斯这一问题上,整个文艺界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我们这次对《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文艺史料的整理,是一个拉网式的全面搜集,介绍虽分五大方面,但实际编撰却只按刊载日期先后依次排列,并不对所辑史料依主题再行归类。因为革命文艺的发展脉络,与革命形势、政治发展紧密呼应,是革命斗争与各时期中心工作的及时反映,不论何种文艺形式,在革命年代实际上都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立体交叉”、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完整生态系统,不宜再强作分类。我们通过这些原始、琐碎、庞杂、混融的材料,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物质文化条件,感知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群众结合、广大军民深度参与革命文艺实践、文艺活动高度配合中心工作、文艺作品的创作动机与认知接受这一完整文艺生态体系中的各种细节,理解革命文艺在艺术属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帮助文盲学习文化、激励群众积极抗战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工具属性,才能更客观准确地去认识它们。战时革命文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而是民族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行动号角,本不以文学性见长,而以功利性为要,与政治、社会历史变迁紧密相关。透过党报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回到历史现场去探究它们背后的主导力量,重溯它们发展变迁的运转轨迹,才能建构起新的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文艺话语体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本认识,我们就很难给革命文艺一个准确定位,很容易忽略、忽视甚至曲解它们,也很难从它们表面的简朴与粗糙中领会到内含的民族精神。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