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唐丙元: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1-09-15 11: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推进数字产业化,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支撑。数字产业化能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根基和动力源泉。我国要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端芯片、高端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加快技术突破,形成自主可控的数字技术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和提升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应用基础设施,推动数据中心网络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加强算力统筹和调度,提升数据资源汇聚、采集和分析能力。引导企业开放数据搜索,积极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数字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一批数字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智能城市建设、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示范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推进产业数字化,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就是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与能力供需对接,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当前,要聚焦实体经济,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合应用。同时,建设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加快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应用,打造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业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培育壮大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远程办公等新业态,促进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应用体系,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进数字社会建设能让人民更好地享受技术红利、分享发展成果,更多地融入自我管理、参与自我服务。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核心作用,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家居、智慧养老等,探索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大型生活服务平台,打造新型数字生活。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感知体系,探索建设城市治理服务场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产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让信息转为数字,数字变成资源,资源产生效益,最终提升城市智慧。建设并完善农村智能基础设施和农村集体资产基础信息、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数据库等,推进农村管理服务和农民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社会普惠性,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服务监管水平。建设数字政府有助于克服传统决策机制弊端,提高决策预见性和科学性,完善政策评估体系和民意反馈渠道,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首先要创新政务信息化服务模式,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促进政务流程协同再造,推动治理思维变革、服务效能提升、管理协同进阶。要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步伐,打造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平台,推动移动政务应用,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其次要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依法明确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打通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资源壁垒,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再次要积极推进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构建包容审慎监管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数据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有利于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以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一要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健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严格公共服务的行业准入和资质鉴定制度,确保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保护关键技术和关键数据。三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动员各界力量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保护能力和水平,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