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全国社科

“建设生态城市,厚植发展底色——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

2021-02-19 15:41   来源:本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建设生态城市,厚植发展底色——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建设生态城市,厚植发展底色--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荣华,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分别致辞。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研究员作主旨演讲。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周冯琦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及揭牌仪式和主旨演讲并作主题发言。王荣华作会议总结发言。

创造高品质生活、讲好中国绿色发展故事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成果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荣华致辞并作会议总结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王荣华表示,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民城市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领域都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对生态经济学界提出更多和更高决策咨询需求,生态经济学界的研究需要更加接地气,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因此,上海市生态经济与绿色转型协同创新研究基地是应运而生的,因为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要求生态经济学界交出新答卷。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具有社会组织、学界、政界、企业界共建优势,期待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以学科作为依托,始终坚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特别是解决上海市生态经济和绿色转型所面临重大现实问题,要发挥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成为推动上海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一个加速器。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张全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事业,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将末端治理和前端治理结合起来,其关键的路径是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居民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要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而我们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必定是大有可为的。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程鹏提出,要深入贯彻中央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精神,既要听取自然科学领域专家的建议,把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也须听取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在生态经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建言献策,共同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技术创新和决策依据。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权衡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参与创建绿色转型发展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对学会的运作管理是一个重大创新。希望基地将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理化、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创造高品质生活、讲好中国绿色发展故事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成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干春晖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更加需要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和总结实践经验,研究以高水平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及重大政策,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上海。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荣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共同为“上海市生态经济与绿色转型协同创新研究基地”成立揭牌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开幕式上同时举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三方共建的“上海市生态经济与绿色转型协同创新研究基地”成立签约揭牌仪式。这是上海市政府、智库、学会协同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王荣华、程鹏、干春晖共同为基地揭牌。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参与度作为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

来自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科委等政府部门的领导,来自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环境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出席了学术年会并作主旨演讲或主题发言,分享了城市近自然生态建设、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管理、基于自然之道的生态城市建设、以“生态之城”建设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城市等方面研究成果或精彩观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主持主题发言,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杨凯主持专家自由发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主持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杨凯主持专家自由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研究员表示,中国作为迈入现代化新征程的经济体,应对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全球性问题的责任会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生态经济学家要树立全局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观。为解决当前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各自为政问题,需要推进决策协同、政策协调和政策执行三个层次的协同工作,为化解协同风险,除了设置退出机制外,更重要的是惩罚不协同行为。对于生态市场研究,李周认为,宣传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系统潜在的最大生态价值,而不是实现了的生态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产品经济价值的差异并不是核算方法不同,而是它不能像产品经济价值那样,完全通过市场结清,需要用生态补偿制度做补充,所以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核算须采用同样的方法,使之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周冯琦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及揭牌仪式和主旨演讲并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周冯琦研究员认为,生态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更重要的是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应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之城、生态环境健康的美丽之城、生态经济繁荣的活力之城、生态文化时尚的潮流之城、生态治理先进的法治之城。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参与度作为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应搭建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创新。周冯琦表示,上海市生态经济与绿色转型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建,这样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平台的设立,是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应时之举,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重大理论研究和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入,探索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上海创新模式。

美好环境和发展需求之间不再是不可兼得或需要平衡的关系,美好环境已经成为发展需求的一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达良俊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达良俊教授表示,我们的城市现在还存在不少“伪生态”或“假生态”的现象,比如跨地带性种植所导致的食物链受损问题。现在很多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构造物,却缺乏独具特色的生命地标。如何拒绝“伪生态”、构建生命地标,这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上海市生态经济与绿色转型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设立应该在这方面加以研究,提出去伪存真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任文伟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任文伟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基于自然之道,在城市中重构自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守住生态红线,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转变消费方式,以维系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食物、水和能源安全。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并实行公平的资源管理。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静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静提出,要以生态之城建设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高品质、经济发展高质量、社会公众高素养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应当将其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而且,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美好环境和发展需求之间不再是不可兼得或需要平衡的关系,美好环境已经成为发展需求的一部分。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生态城市研究室主任程进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生态城市研究室主任程进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城市建设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满足立体化、多层次的需求;二是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主体创建活动要与生态客观规律相结合;三是推进多尺度空间的协同开放合作,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城市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选择,使城市始终成为人民宜居安居的幸福家园的必然选择。城市作为自然中的城市,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经济生活活动限制在自然边界之内。生态城市理论内涵丰富,具有广阔的实践外延,生态城市建设应将生态经济发展、韧性与弹性城市发展、城市生态文化塑造、生态技术创新等相融合。生态城市的建设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参与度作为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