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中心组通讯

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通讯2021年第1期

2021-01-18 15:13  

目录

● 开篇寄语

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二一年新年贺词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02

● 县(市、区)委书记论坛

自觉站位新阶段奋力建功新征程

……………………………………中共张家口市宣化区委书记 张聪 05

● 县(市、区)长论坛

坚持“354”招商引资思路,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 王殿忠 09

● 学者观点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晨中 14


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二一年新年贺词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站位高远,饱含深情,充分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大国担当,令全国亿万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和激励,给我们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在2021年到来之际,我们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冀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河北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筹“两个大局”,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战胜了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戴习近平总书记,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更加由衷地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2020年,也是河北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砥砺前行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六八九”工作思路,顺利实现“三个圆满收官”,全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新变化。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党的创新理论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全省上下更加坚定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我们坚定不移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创新“三个关口前移”,筑牢“三道防线”,紧急驰援湖北武汉和神农架林区,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河北力量和河北担当。我们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雄安新区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冬奥会场馆和配套设施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迈出新的步伐。我们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全省2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双代”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全省 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以上,超额完成营造林800万亩任务, 蓝天白云越来越多,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扎实有效,一批重大风险隐患精准拆弹。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钢铁等6大行业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万企转型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型农业加速成长,9项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城中村、农村危房改造等年度建设任务,“空心村” 治理扎实深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目标全面完成,信访积案化解取得新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国家部委和京津两市及兄弟省份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全力办好“三件大事”,持续巩固拓展三大攻坚战成果,科学精准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认真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 大力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 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祝福全省人民幸福安康!


自觉站位新阶段奋力建功新征程

中共张家口市宣化区委书记 张聪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谋划绘制了全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宣化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迅速传达学习,全面贯彻落实。 特别是全面对标对表全市“十四五” 规划建议和市委书记回建讲话要求,在建成“首都两区”、发展七大主导产业、加快“五城建设”的工作实践中, 找准坐标定位,主动担当作为, 加快建设经济强区、 文化名城、美丽宣化,努力以一区之光为全市添彩。

聚焦“七大产业”促转型,加速产业突破

立足老工业区转型实际,聚焦发展“七大主导产业”,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重点支持宣钢转型,集中推进“三大基地、十五个项目”建设,加快宣钢西厂区、滨河庄园、赵川镇三个区域土地配置工作。 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以现有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带动, 加快推进福田氢动力客车、科诺滑雪板、阿里巴巴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泰钻机等重点项目,集中打造冰雪产业园、数据产业园、钻机产业,充分放大中国钻机之乡、 河北省工程机械装备产业名区的优势,大力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聚焦“五城建设”抓融合,加速城市突围

聚焦加快“五城建设”,加快融入京张同城化发展,大力保护古城、疏解老城、建设新城,实施“东出、西联、北拓、南扩、中优”战略。加快新城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投资120亿元的滨河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路网、绿网、水网同步推进,迅速拉开城市框架。 加大古城保护力度,谋划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业博物馆,加快“三供一业”小区改造和物业进驻进程。 积极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以洋河南、江家屯等为重点的环城型城镇建设,以赵川、深井等为重点的区域型城镇建设, 特别是以占地5130 亩的宣钢产业转型项目为依托,谋划建设赵川新区,打造宣化东部地区“五县交界”的发展高地。

聚焦“首都两区”优生态,加速环境突变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建成“首都两区”功能定位,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突出奥运廊道、河道两侧、景区周边、城乡可视范围等重点部位,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全域治水,重点推进洋河治理工程、 桑洋湖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全方位推进矿山修复,探索推行市场化运作、开发式治理、科学性利用和非财政投资新模式, 力争到2022年全区矿山基本实现绿色运营。 持续抓好河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 农村散煤治理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委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切实把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聚焦“深化改革”激活力,加速创新发展

坚持用改革的思维、 改革的办法,积极破解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以北投公司自身重组改制为试点,组建区域性集团公司,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破解财政难题。 从快从简落实不动产登记,积极破解房地产遗留问题,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建设协同联动的智慧政务体系,建立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让“一网通办”“只跑一次”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和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驱动”战略,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全国百所名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 深化与河北地质大学对接,加快启动建设河北地质大学宣化分校。

聚焦“农业优先”强基础,加速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农业大区” 向“农业强区”转变。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 以兰海牧业、精科农业等企业为龙头,培优扶强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统筹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建立全域内土地使用跨区域占补平衡、扩大增减挂钩土地指标流通范围、创新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机制,置换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为城镇建设、园区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聚焦“群众福祉”惠民生,加速基层治理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着力破解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 大力推进“平安宣化”建设,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意识形态、社会治安等领域的风险隐患进行深入排查、 及时化解,坚决防范重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强化领导接访、包案下访、依法治访,集中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实现“河北不聚、北京不去”。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抓好落实。 宣化区将持续深入改造思想、 改变习惯、改进作风,持之以恒担当担责、实干苦干。大兴勇于担当之风, 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闯劲,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就攻坚克难、破题推进,激励和引领各级干部主动冲锋到城建、项目、维稳一线, 推动各项工作创新突破;大兴苦干实干之风,持续保持旺盛的斗志,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用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大兴久久为功之风,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看准的事情就要盯住不放,定下的任务就要一抓到底,推动全区各项工作上层次、进位次、提档次,为扎扎实实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354”招商引资思路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 王殿忠

青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深入实施开放战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产业转型重要抓手,按照“354”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就是实施“三个一”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青龙比较优势, 让外界了解青龙,向往青龙;“5”,就是坚持五措并举,开展以产招商、以政招商、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网招商,让外界走进青龙、投资青龙;“4”,就是坚持“四动并重”,实行责任牵动、政策促动、审批推动、平台带动,让招商项目落地青龙、发展青龙。

招商引资是一场多元“宣传战”,必须在挖掘比较优势中彰显魅力。在日趋激烈、日益复杂、日渐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谁能充分展示自我、突显比较优势,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实现捷足先登。这也正是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为此,我们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全面展示青龙系列优势和独特魅力。一是制作一组专片展播青龙。充分挖掘青龙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先后制作《“满韵清风·生态青龙”宣传片》《“康养福地·满意青龙”宣传片》《青龙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宣传片》《全域旅游宣传片》《省级文明县城宣传片》《脱贫攻坚宣传片》《“腾飞的青龙”青龙满族自治县成立 30 周年宣传片》《“青龙板栗甲天下”宣传片》《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宣传片》等多个宣传片,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在不同区域、不同场所推介青龙、宣传青龙,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宣传格局。特别是将统一冠名的“中国河北·青龙甘栗” 广告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出,青龙板栗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二是编辑一套资料展现青龙。坚持系统谋划、科学统筹,梳理形成招商引资资料包,包括全县资源状况汇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汇编、重点招商项目汇编、招商引资服务流程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图、电力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道路交通分布图、园区分布图等内容,主动向外界宣传青龙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基础设施现状。三是建立一个网站展示青龙。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2014 年就专门建立了“青龙满族自治县招商网站”, 科学设置县情简介、园区布局、招商动态、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投资政策、土地厂房政策等栏目,动态更新相关信息,让线上青龙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和无限魅力。

招商引资是一场多元“对接战”,必须在用足精准功夫中掌握主动。对于青龙而言,我们承担着富民与强县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用足精准功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于 2018 年 9 月正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成功实现脱贫出列;另一方面,我们同样用足精准功夫打响招商引资战, 坚持综合施策、多元对接,主要做法是“五措并举”。一是以产招商。只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最终实现闭合循环,才能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 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我们紧密结合青龙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愿景,紧贴国家产业政策和各级“十三五”规划,确定了生态农业、旅游、食品加工、新能源新建材四大主导产业。成立了四大产业办公室,构建了“4+N”产业体系,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招什么”的原则,逐个产业明确主攻方向,做到招商项目精准、目标企业精准,然后组织专班跟踪推进。二是以政招商。组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和项目建设中心 2 个中心,抽调精兵强将,强化专业培训,积极开展节会招商、上门招商、组团招商,全面提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环境维护等各项服务。特别注重领导招商,尤其是借力市级领导招商,积极引进大企业和大项目。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河北安丰公司与我县德龙铸业达成合作协议,促成年产 120 万吨钢坯项目恢复生产;在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沟通协调下,洋洋集团在我县投资建设了七彩青龙小镇项目, 打造了农旅综合体样板。三是以商招商。一方面,依托现有企业招商。我们把企业家作为青龙特殊的宣传队,发挥他们接触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 通过他们为青龙招商引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通过河北国力同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北京中清大建筑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引进装配式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另一方面,委托专业公司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机构作用,委托东方龙商务公司为青龙量身制定招商计划,累计提供招商信息 18 条,洽谈对接企业 16 家。四是以诚招商。坚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永不言弃、永不言败,本着“硬件不强软件补”的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思想,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真诚,全力争取项目落地青龙。比如,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利通电缆项目,本来企业老总没有想法把项目放在青龙,我们组建了招商专班,每周发送一次信息保证沟通不断线,每月登门拜访一次保证相识不陌生,每逢节日必联络祝福保证感情不疏远,最终感动了企业老总,把零资源项目放到了经济开发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五是以网招商。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开展网上招商、线上招商,2020 以来累计发送招商信息 88 条,沟通对接企业 33 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 4 次。

招商引资是一场多元“保障战”,必须在健全推进机制中提升实效。

招商引资就好比搞一项工程,一定要解决好什么人去干、怎么去干、在哪干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牢固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行了“四动工作法”,为招商引资保驾护航。一是责任牵动。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项目秘书,一个推进方案、一盯到底”的“六个一”包联工作机制,按照责任化、具体化、工程化的要求,将全县 30 个招商项目全部分解细化到具体人头、具体单位,特别是打破县级领导工作分工限制,所有县级党政领导全部分包招商项目,平均每人分包 2 个,形成了大招商、全分包的责任体系。二是政策促动。聚焦打造投资洼地,用足用好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优惠政策, 研究制定并适时修订《青龙满族自治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重点推出企业所得税“免五”和企业申请 IPO 免排队 2 大政策,进一步彰显了优惠政策的吸引力。聚焦征地难、征地慢问题,制定出台“三不”问题处理办法,依法处置征山占地过程中不签字、不领补偿款、不让占地问题,有效维护了项目建设外部环境。聚焦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开拓思路盘活企业“无形资产”,创新推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模式,让“知本”变“资本”,2020 年帮助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对“在旗”粘豆包商标价值进行评估,秦皇岛银行青龙支行以 5.66%的贷款利率为企业办理贷款 1700 万元,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成为河北省首个商标价值评估贷款案例。三是审批推动。一手抓招商项目提速,制定出台《青龙满族自治县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服务流程》,加强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一窗” 建设,推行“一趟清”“不见面”“极简审批”机制。一手抓招商项目提质,成立由发改、审批、住建、资源规划等部门组成的招商项目审查工作小组,重点强化“十项考察”和“六项评估”,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的转变。“十项考察”即对投资企业的行业水平、注册资本、占地面积、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度纳税金额、产品市场占有率、法人素质和团队能力、企业管理水平、环保节能状况、社会贡献和效益等十项内容进行考察;“六项评估”,即对投资项目的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境影响、纳税额度、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社会效益、产品和市场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对投资企业的深入考察和对投资项目的深入评估,保证招商项目的可行性和优质度。四是平台带动。园区是招商项目的平台,平台的优势影响招商的成败。我们充分利用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和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 2 个省级园区优势,坚持“资金集中向园区投放、项目集中向园区摆放”的原则,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两个省级园区均建成了2000 吨/日污水处理厂,各建设了 1 座 220 千伏和 1 座 110 千伏变电站。全力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大力推行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一区六园”管理模式,形成了主业突出、错位发展的园区布局。目前,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 274 家,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入驻企业 48 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入新时代,担负新使命,创造新业绩。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三创四健”活动为统领,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坚定一个目标, 突出四个重点,落实三个保障。坚定一个目标,就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坚定招商引资不动摇,坚定上项目、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四个重点,就是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在重点产业上,瞄准生态农业、旅游、食品加工、新能源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千方百计补链、延链、强链,构建具有青龙特色的产业体系;在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重点招商项目库,形成上下游相互衔接、区域内顺畅循环的项目集群;在重点区域上,聚焦北京、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两北两角”地区,由县级领导带队,积极开展小团组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重点企业上,实行大客户管理模式,逐个企业制定攻坚服务方案,特别是把央企、国企和知名民企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三个保障,就是落实人员保障、政策保障、环境保障。在人员保障上, 充实配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人员力量,努力建设一直外向型、懂政策、善沟通的招商队伍;在政策保障上,大力宣传企业所得税“免五”和企业申请 IPO 免排队政策,以优惠政策吸引知名企业投资入驻;在环境保障上, 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硬件环境、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县城到双山子快速路、茨榆山至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连接线等重大交通项目,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投资企业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独创性理论观点,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理论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既切中当下,又谋划长远,为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世界发展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全球化理论,是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诸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总括性、纲领性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发展格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循环的基本要求,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只有经济循环畅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发展才能进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的正向螺旋。经济循环畅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循环的基本条件,包括:各种资本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资本在物质上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及时补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协调等。一旦经济循环条件被破坏,循环链条出现断裂,就有引起经济危机的风险。把经济运行理解为物质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法,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静态均衡的方法论缺点,是分析现实经济运动的科学方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2019年 GDP 占全球总量超过16%,人均 GDP 超过一万美元,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与此同时,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供求脱节现象日益凸显,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转换的复杂性上升。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乏力,全球市场收缩,当前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西方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陡增。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重大冲击,出口导向、依赖外需、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模式已无法持续。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内经济循环的畅通?“新发展格局”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国内循环的畅通,重点在于打通堵点,预防断点。一方面,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重点在“畅通”上做文章,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相适应、相协调,提高流通效率,使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连接更紧密;另一方面,以实现国民经济完整性为目标,坚持扩大内需,加快消费升级,加大自主创新,解决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焊牢经济循环的易断点。这既是在大国经济发展关口,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的顺势而为,是深入思考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形势,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提出的科学结论。

“新发展格局”深刻阐明了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互相促进的高质量发  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发展是生产力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统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同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具体到一国经济发展而言,科技发展与内需扩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如果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国内需求就无法真正全面得到满足,生产—消费的国内循环就存在缺口,完整的内需体系就无法构建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繁荣、壮大的内需市场,那么科技自主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应用场景和市场,就不得不处在国际分工低端,依赖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难以持续提升本国收入,使本国经济不得不长期依赖于国际循环。

如何突破这一发展困境?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推动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互相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完整的内需体系,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增加了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回旋余地和稳定性,而且,完整内需体系的不断扩容、升级,也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进国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改进技术工艺,提供技术更先进、性能更优良、质量更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引领产业进步;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宏大顺畅的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国内的供给结构能够适应需求结构的提升,特别是供给体系的创新力能得到切实提升,从而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明确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在技术上仍然相对落后,但我们具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制度优势,过去我们依靠这一优势曾经创造过诸如“两弹一星” 等技术创新史上的奇迹,未来我们还要依靠这一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继续在自主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新发展格局”深刻阐明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丰富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在各国和各阶级之间是不平均的,这对一国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会因各种因素遭遇挫折和逆流,各国只有正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主动参与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同时保持本国经济安全可控,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同时,逆全球化浪潮导致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兴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限制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损害全球经济发展和整体福利。如何应对经济逆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新发展格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立足宏大顺畅的国内大循环,让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从历史规律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通过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升级版,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更好发挥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枢纽作用,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逆流,用繁荣畅通的中国国内大循环带动世界经济大循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处理好开放、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 未雨绸缪,做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