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周爱军:加强党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领导

2020-07-27 11:16   来源:本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人才流动已成为继货物流动、资本流动之后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正在重塑世界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面对全球化人才流动常态化,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思想政治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领导,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构建顺畅有序的人才流动配置格局。引导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发挥党的制度优势以制度为杠杆撬动人才流动大局

加强党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领导,制度优势是最大优势。在人才流动配置工作中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就是要以制度为牵引,把国内外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一是以国家战略部署牵动人才大流动格局。在国际方面,我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加强了与沿线亚、非、欧各国的多边合作,也构建了一条国内人才“走出去”、沿线国家优秀人才“涌进来”的“人才丝路”,开创了国际人才交流的新局面。在国内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的脱贫攻坚战,选派了大批“第一书记”入村扶贫,引领了大批的专技人才投身扶贫事业,“人才下乡”“智力扶贫”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对城乡人才交流融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人才一体化战略进程也不断加快,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不断完善,区域人才交流更趋活跃。

二是以政策推动引导全国人才顺畅有序流动。2019年,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系列人才流动政策,要求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构建起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新格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掀起了国内新一轮人才流动大潮。

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汇聚人才流动的强大合力

党的领导优势和强大力量来自党的组织优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造奇迹,全国31支医疗队42000多人的援鄂战“疫”。这些教科书式的应对举措,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

加强党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领导,也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一是坚持“一把手”抓人才流动配置工作,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人才流动配置,实现全国人才流动“一盘棋”,切实提升人才配置效率。二是发挥组织部门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树立正确的人才政绩观,不断完善人才流动配置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引导人才依法依规良性有序流动。三是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通过拓展学习培训,引导广大人才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自觉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四是引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流动配置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在国际国内人才流动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纵观新中国历史,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下海”,都开启了人才大流动的生动局面。进入新时代,加强党对人才流动配置工作的领导,也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引领广大人才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建立党委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服务人才,当好人才的“思想导师”和“工作助手”,引导专家人才一心向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去。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交大“西迁精神”、塞罕坝精神、援鄂医疗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引导广大人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改革开放和科技研发的最前沿去,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去,到危难险重的抗灾抗疫前线去。

树立先进典型,引导人才见贤思齐。选树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标杆,如84岁的抗疫逆行者钟南山院士、献身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等。让他们的事迹广传颂、精神有传承,感召和影响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理想。

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人才流动配置提供精准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根本政治优势。在人才流动配置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人才“心连心”,为人才服好务。

强化人才流动决策服务。凡是涉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事项,都要听取专家建议,面向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才征求意见,确保出台政策的科学性和实操性。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听取用人单位和人才受众的反馈意见,对政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改善人才流动公共服务。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保障,推进人才流动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不断提升人才流动公共服务水平。

提供人才流动数据服务。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资源储备和需求情况的分析,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强化对人才资源供给状况和流动趋势的研判,发挥好数据对人才流动配置的指引作用。探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实现人才流动预测精准化。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周爱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