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杨程:文旗随战鼓 评论为人民——文艺理论批评研究

2020-07-06 08:45   来源:本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旗随战鼓”是《晋察冀日报》的办报宗旨,其刊发的文艺评论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党的文艺政策,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和文艺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晋察冀日报》中的文艺评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主要包括文艺政策评论、文学评论、新闻评论、演出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等,共计300余篇,60余万字。

《晋察冀日报》文艺评论的发展流变与国内国际政治局势息息相关,主要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刊至抗战胜利,主要以《海燕》《晋察冀艺术》《文化界》等文艺性副刊为主阵地,重点是推广抗战文艺,统一思想、提振抗日信心。第二个阶段是抗战胜利后。主要以丁玲主编的《副刊》和萧军主编的《鲁迅学刊》等为主阵地,丁玲、萧军等知名作家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晋察冀日报》文艺评论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内涵,文艺评论的创作和发表达到了高峰。

纵观整个《晋察冀日报》文艺评论,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其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及时关注并整肃根据地文艺思潮。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报纸等出版物中的文艺评论文章与党的文艺政策联系尤为紧密,首当其冲地承担起了宣传、鼓动和纠偏的作用。1938年到1940年,积极倡导文艺创作要和“抗战的中心任务打成一片”,“广泛发展抗日的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晋察冀日报》突出了正反两方面的教材。正面以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讲话、权威社论打头阵,如1942年8月8日转载《解放日报》社论《报纸与新的文风》,鼓励新闻工作者“从丰富的群众生活中去掘发材料”“学习民众言语”;1942年8月13日刊登聂荣臻《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在军区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政治工作是掌握了艺术这一武器,拿这武器为战争服务”;9月26日再次转载《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强调党报要“成为党的喉舌,成为集体的宣传者与集体的组织者”。

其二是倡导文艺与群众相结合,发动群众积极投身抗战文化建设,讲真话、接地气,让普通军民主动参与到文艺评论的创作中来。晋察冀边区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为了让抗战文艺深入基层,晋察冀边区大力推广“街头诗”“街头剧”“田庄剧”“秧歌舞”“乡村剧运”等群众文艺运动,号召文艺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走向田间地头。《晋察冀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街头诗》《关于街头剧》《谈谈街头剧》《行动性的墙头》《行动的街头诗与政治底煽动诗》《从“秧歌舞”谈旧形式》《关于“秧歌舞”种种》《田庄演出与开展乡村剧运》等文艺评论,不仅从理论出发阐述了发展群众文艺的指导思想、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从实践角度论述了通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具体方法、流程、注意事项等,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当时,参与文艺工作的除了一小部分专业的作家、演员外,更多的是普通群众,许多街头剧、田庄剧都以真人真事为蓝本,追求逼真性和代入感,甚至让群众集体创作或者自己扮演自己。演出之后,《晋察冀日报》及时邀请基层创作者和表演者分享创作过程与感想心得,这些创作谈大多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如实反映了边区人民参与文艺活动的切身体会与真挚情感,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其三是积极开展对名家名作的评论、研究,重视典型作家和典型作品的导向与示范作用。文艺思想和文艺理论的推广,需要树立典型,党的文艺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家非高尔基和鲁迅莫属。《晋察冀日报》中介绍高尔基生平和文学成就的文章有10余篇,报纸前期重要的文艺性副刊《海燕》就得名于高尔基的散文名篇。鲁迅更是中国共产党树立的文化旗帜和标杆,关于鲁迅的文艺评论不下20篇,在副刊与专刊方面,则有《鲁迅逝世九周年专刊》和萧军主办的《鲁迅学刊》等。《晋察冀日报》对知名作家的阐释是有侧重点的,重在将名家的思想与时政需求及党的文艺路线相结合,比如评论和研究鲁迅的文章,着重突出了鲁迅思想中的民族性与战斗性。除了高尔基和鲁迅等“标杆”作家外,《晋察冀日报》对抗战时期来到根据地的知名作家和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进步作家也非常重视,刊登或转载了多篇郭沫若、茅盾、丁玲、萧军等人评论根据地文艺思潮或文艺作品的文章。较重要的有郭沫若的《走向人民文艺》《〈板话〉及其他》《谈解放区文艺》,茅盾的《关于〈李有才板话〉》《门外汉的感想》,丁玲的《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谈大众文艺》,萧军的《平剧改造运动杂谈》等。这些名家名作成为全国人民特别是敌占区人民了解认识根据地文艺创作的一扇窗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除名家外,《晋察冀日报》也十分重视对晋察冀和陕甘宁边区优秀文艺作品的推介,有意识地组织了关于《王秀鸾》《戎冠秀》《穷人乐》《逼上梁山》《白毛女》《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讨论。

《晋察冀日报》文艺评论从文章内容上看,既重视对宏观的党的文艺政策的宣传和把握,也重视对微观的个人创作感受、阅读体会的报道;从作者的构成上看,既有名家大家、党的领导人,也不乏普通官兵和群众;从文章体量上看,既有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宏文,也有生动活泼二三百字的短论。《晋察冀日报》的文艺评论为后来的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留下了宝贵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在办报实践中真正践行了文旗随战鼓、评论为人民。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杨程)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