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中心组通讯

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通讯2018年第21期

2018-11-19 10:13   来源:本站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

……………………………………………………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丁 伟

●县(市、区)委书记论坛

领导干部要锤炼“五指成拳”的“五个力”

………………………………………………………………中共赞皇县委书记 冯立业

●宣传部长论坛

积极探索 多措并举 全力构建基层理论宣讲新格局

……………………………………………………中共河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占强

●学者观点

准确把握新时代的五重意蕴

…………………………………………………………………………………………张亚勇

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

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丁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关键的一点是要守正创新,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又勇于开拓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一、坚持思想引领,在推动上级决策部署本地化、特色化、具体化上求创新、见实效

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狠抓中央和省委精神落地落实。本地化,就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真正使上级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邯郸策划推出“万名干部基层‘六进’读原文”“拥戴核心我点赞”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特色活动,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特色化,就是培育亮点、形成品牌、彰显实效,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邯郸始终坚持“以点带面、活跃全局”的工作思路,先后培育打造“同心圆微信矩阵”“群众文化大舞台”等亮点工程,彰显了地方特色。具体化,就是形成具体“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做到可操作、可督导、可落实,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防止大而化之、流于表面。

二、坚持人民至上,在走进群众心里、做到群众心坎上求创新、见实效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摸透群众“心思”,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惑,实现靶向供给、精准“滴灌”。在文明城市建设中,邯郸坚持敞开大门、面向群众,创新搭建“文明1+1、创城百分百”“文明热线”等市民参与平台,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痼疾顽症,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适应群众“口味”,分类施策,量体裁衣,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意义更有意思,让人想听爱听。一方面提振群众“士气”,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既打好重大宣传战役,又注重挖掘宣传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以“邯郸好人”“最美邯郸人”评选表彰为抓手,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坚持与时俱进,在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上求创新、见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要把移动端作为重点,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扩大移动端覆盖面和影响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增量”。自2017年起,邯郸力推市县乡村四级微信矩阵群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同心圆”微信群1.2万余个,群成员220万人,户覆盖率83.96%。坚持融合发展方向,善于借助“大智移云”开展工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立足于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推动邯郸广播电视台打造“邯郸云”融媒体运作体系,支持邯郸日报社通过“党媒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起“中央厨房”。坚持内容为王,强化“用户思维”,充分运用分众化、互动化的传播方式和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不断提升网上正面宣传到达率、阅读率。比如,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策划推出“微信矩阵面对面宣讲”“新思想网络知识竞答”等主题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质量和水平上求创新、见实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当前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协调盘活全局,以绿色维护文化生态,以开放注入活力,以共享助推文化惠民。要增强市场意识,通过市场来盘活资源,赢得竞争优势,打开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着眼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邯郸先后举办春季、秋季文化大集,盘活了文化资源,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调动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为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创新开展“阳光娱乐”主题活动,组织文化娱乐和上网服务场所向社会提供免费和优惠服务,使120万群众受益。通过与河北广电网络公司合作建立邯郸市志愿服务中心,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形成了“广电网络+志愿服务”的邯郸模式。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到既尊重市场,注重经济效益,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文化活动举办、文艺精品创作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提供市场叫座、群众叫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做到既占领市场又占领阵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领导干部要锤炼“五指成拳”的“五个力”

中共赞皇县委书记 冯立业

“班子的团结就好比‘指头’与‘拳头’的关系……一个‘指头’劲再大,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十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团结牌”》一文中将团结生动地喻为“指头”与“拳头”的关系,并指出“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当前,我省正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在这种形势下,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守护好自己的“责任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懂团结的清醒,会团结的自觉,善团结的智慧,必须锤炼“五个力”,以锻造“五指成拳”的团队为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障。

要锤炼“五指成拳”的思想力。法国作家雨果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思想力是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其团结带领一班人咬定目标不放松、苦干实干加巧干、创新创收创业绩的基础。跟有思想力的领导干部并肩创业,党员群众会欢欣鼓舞、信心百倍,相反,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欠缺思想力,只会当方针政策的传声筒,只会做人云亦云的“回音壁”,拿不出掷地有声的观点,拿不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思路,党员群众就可能思绪混乱、无所适从,做原地钟摆。锤炼思想力就要练就坚不可摧的政治定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四个意识”,认真落实“两个维护”,把强大的政治定力作为“定海神针”,作为思想力的坚强依靠。锤炼思想力就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水平。思想首先是学出来的,思想型干部首先是学习型干部。不断学习是党员领导干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自身本领、修炼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多吸“理论之氧”,多补“精神之钙”,读经典、学理论、攻专业,抵御“本领恐慌”,使领导和决策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蕴涵思想性。锤炼思想力就要善于“沉下去”,问计寻智,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要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一线,听民声、会民意,“坐在老百姓的板凳上”想问题,与干部群众碰撞出思想火花,在矛盾问题中“萃取”出真知灼见。

要锤炼“五指成拳”的引导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合唱”,而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团结问题时告诫说,“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引导力如同强大的磁石,聚散沙而成丘,集小水而成流,能够把党员干部群众打造成一支浩浩荡荡、无坚不摧的队伍;引导力如同嘹亮的号子,能够让干部群众走出整齐的步伐,释放出热火朝天的激情;引导力如同动车的引擎,能够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传递动力、传导压力、叠加合力、聚力前行。相反,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欠缺引导力,凝聚力弱化、带动力弱化,党员干部群众的队伍就会步伐混乱、声音嘈杂、各自为战。当一支队伍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因内耗而力量四散、前进阻滞时,它的战斗力还能存在吗?锤炼引导力就要当好“领头雁”。关键时刻,要有一马当先的气魄,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要有身先士卒的勇气,要让自己既是主心骨又是主力军,既是操盘手又是尖刀班,让“看我的”、“跟我上”成为带领队伍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响亮号角。锤炼引导力就要打好“宣传牌”。通过多种多样、深入人心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循循善诱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最大限度消除杂音,让党委政府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一个步调向前走、一种声音创大业的浓厚氛围。锤炼引导力就要选树“好典型”。“型者,铸器之法也。”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要将各行各业那些能干事干成事有正气的先进分子选树出来,让有为者有位、有光,让流血流汗者留名,从而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激发生气。

要锤炼“五指成拳”的亲和力。领导干部具有亲和力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必然要求,《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亲和力是领导干部领导艺术、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着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指数,决定着以领导者个人为载体的组织效能和落实成效。亲和力如同润滑剂,减轻了传达落实、交流合作的阻力,增加了齐心创业的合力;如同粘合剂,密切了领导干部与班子同志、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亲和力强的领导干部群众基础好、个人口碑好、人格魅力好,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高,把干部群众组织起来的能量大。领导干部欠缺亲和力,同事会敬而远之,群众会形同路人,没有人愿意从内心尊重你,主动靠拢你。人们更喜欢接近的是有人情味的公仆,而不是不动声色的“泥菩萨”。锤炼亲和力要做到“有温度”。郑培民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把自己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乐群众所乐。要善于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下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做群众能认可的事,出台的政策“有温度”、接地气,让共产党人“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锤炼亲和力要做到有气度。决策决定安排等事项要有胸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容得下不同意见,纳得进各种批评,与既定决策同向发力,下好“一盘棋”,拒绝“自留地”;对待同事要有情怀,不摆大架子,不耍大脾气,有容人之量,能容人之长、容人之过、容人之言;对待荣誉要有若谷之虚怀,低调和气,谦虚内敛,遇功不揽,逢名不争,居功不傲。锤炼亲和力要做到有公信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把公信度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不搞花架子、不虚张声势,不雷声大雨点小,而是言必信、行必果,用实实在在做事来涵养干部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度。

要锤炼“五指成拳”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免疫力就是他的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拒腐防变能力和自省自律能力,免疫力不是禁锢党员干部的“铁栅栏”,而是让他们走得更远的“护身衣”。只有讲政治、执铁纪、重担当、身强志坚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建设重任。相反,没有免疫力,就没有走向远方的持久力,就没有握手成拳的战斗力。一些党员干部免疫力低下或者缺乏,被“酒色财气”濡染,被糖衣炮弹击中,最终病入膏肓,跌进深渊。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基层堡垒建设,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同志之间情谊世俗,以致于软弱涣散、聚而不凝、大而无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古语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不是天生的“钢筋铁骨”,必须有意识地锤炼和锻造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强化纪律建设,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自我净化能力;要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章,敢于坚持原则,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强化党性教育和政治体检,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在思想和行动上修建一道坚固“长城”,锻造一种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利器”,以刚强体魄为党、为人民服务。

要锤炼“五指成拳”的落实力。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攥指成拳是为了出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狠抓落实、敢打必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警告:“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落实力不足,有的教条型落实,机械地理解、刻板地执行,干事不走心;有的表面型落实,虚张声势“放空炮”,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光打雷不下雨,干事缺诚心;有的“缩水”型落实,选择性执行,给政策打折扣,导致“像素衰减”、层层淡化,干事有私心;有的“蜗牛”型落实,标准低、效率低,“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干事缺“虎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为了党和国家的宏伟大业,党员干部必须锤炼“五指成拳”的落实力。锤炼落实力要重方法强能力。既要牵住“牛鼻子”,又要弹好“钢琴”,既要热火朝天地干,又要永不懈怠地学,不断强化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等能力。对赞皇县来说,就是要突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重点,瞄准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新突破、县城建设新突破等五个“新突破”,强化“练兵”、“比武”,锤炼一支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干部队伍。锤炼落实力要重标准、强效率。坚持开展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效率的“双提”活动,树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敢于对标先进,力戒平庸自满,拒绝“一般化”和“差不多”思想,树立拼抢意识,促进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锤炼落实力要重担当、强作风。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壮起胆子、挑起担子、迈开步子,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敢抓敢管,动真碰硬,要划红线,严考核,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党员的组织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攻城拨寨,在“五城同创”中闯关夺隘,在加快建设“生态强县、大美赞皇”中创业建功。

积极探索 多措并举 全力构建基层理论宣讲新格局

中共河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占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共河间市委宣传部积极探索,多措并举,着力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以朴实无华的工作风格,以持之以恒的工作韧劲,扎实开展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奋力开创基层理论宣讲新局面。

一、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着力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先行军”作用

近年来,河间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将党的理论成果及时传达到基层的重要性,以理论宣讲作为强化理论武装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身体力行,坚持做基层理论宣讲的“先行军”。县级领导干部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理论自习室”自学为平台,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为更好地开展党的理论宣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河间市委宣传部迅速组织成立党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任小组办公室主任,切实加强对全市集中宣讲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河间实际,研究制定宣讲方案,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党的十九的精神宣讲工作的通知》,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搞宣讲的办法,组织理论宣讲团,采取召开报告会和交流互动的形式,面向本乡镇本部门本系统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宣讲。作为市委第一理论宣讲团,市委书记亲自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理论宣讲。其他县级领导干部亲自奔赴所包乡镇、街道、企业,采取召开报告会和交流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在深处,干在实处,不折不扣地把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召开以来,全市宣讲团开展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600余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多措并举,构建宣讲立体网络,着力推动党的理论成果宣传广覆盖

一是利用农村大喇叭,用朴实的话语传达党的声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大喇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中共河间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作用,让党的声音进万家的安排意见>的通知》,投资8.3万元完善农村大喇叭广播设施,设置专门广播室,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广播室管理制度、广播制度、广播员工作职责,加强广播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优秀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担任广播员,做到了广播制度健全科学,广播工作专人负责、广播定点定时,广播台账详细明晰。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及时编印发放党的十九大专题广播资料,通过农村大喇叭这一贴近群众的宣传平台,利用群众听得懂的“家乡话”“大白话”,每天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广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条件的部分行政村利用调频、网络专线等手段,定点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田间地头就可以聆听十九大报告、领会十九大精神,即搭建起农村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又让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老百姓的心中。

二是加强新旧媒体融合,实现理论宣传广覆盖。河间市委宣传部以手机微信平台为依托,组建县乡两级理论宣传微信群。县级理论宣传群由市委宣传部主管理论的领导、各乡镇宣传委员、市直部门理论工作者及全市理论研究骨干构成。乡级理论宣传微信群由全市各乡镇机关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内党员构成。县乡两级理论宣传微信群成员通过关注“河北学习”“学习微平台”等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及时迅速了解国家重大政策;建立理论宣传微信矩阵群,群内成员自上而下,层层发布推送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间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之中。目前,全市共建有149个党政机关微信矩阵群和1421个教育系统微信矩阵群,覆盖人数达51000人。同时,积极整合河间周报微信公众号、河间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积极运用H5等形式,精心制作推出内涵丰富、语言鲜活的理论学习页面,用新形式讲述党的大政方针。设置“十九大知识在线问答”,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自我检测,加强学习。同时,通过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提高公众号关注人数,全力提高理论文章的阅读转发量,实现了理论宣传的广泛覆盖。截至目前,河间周报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近15.5万人,每周阅读量达30万,先后70期获得河北政务微信平台影响力排行榜第一的优异成绩。党的十九大期间,被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授予“十九大期间河北发布信息发布先进公众号”。

三是开办农民夜校,着力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制定《在全市开办“农民夜校”的安排方案》,扎实推进全市农民夜校工作,使农民夜校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身边的“理论加油站”。根据干部群众的作息时间,农民夜校每周安排1—2次,上课时间灵活安排,原则上安排晚上时间,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整。村“两委”干部、年轻的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后背干部、实用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及有意愿的普通村民都可以参加。教学方式注重灵活性,采取集中授课、观看影片、讨论交流、组织村民活动等方式,注重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聘请市委党校、职教中心、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部门业务骨干作为“农民夜校”教师,建立市级教师师资库,同时,各乡镇也分别建立乡级师资库,为“农民夜校”持续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基础。“农民夜校”在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同时,注重满足群众工作生活所需,紧密结合群众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为群众提供各类知识文化、技能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政策举措。2017年4月以来,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开办的“农民夜校”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文明新风、文化科普等内容,让广大群众精神上实起来、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在解决精神不佳、知识不足、技能不强、行为不良等问题,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积极探索,创新形式载体,着力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特色化

在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常规动作的同时,河间市委宣传部积极探索,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基层理论宣传模式,着力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是组织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培训。认真抓好干部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互动交流、红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举办4期科级干部培训班、2期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充分利用党校等党员教育平台,聘请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培训的同时,设置“人人登台谈体会”的互动交流环节,同时,组织培训班学员赴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词,培训人员达700余人。组织开展河间市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引导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在学懂、弄通、用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十九大精神作为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是积极开展文艺理论宣传。河间市委宣传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间的发展目标,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民生需求等,统筹整合文艺、理论宣传资源,广泛调动各级文艺团体和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组建形式多样的文艺宣传队伍,以“欢乐大篷车”“美丽乡村嗨起来”等栏目为平台,充分利用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广场等基层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理论+文艺”的文艺理论宣讲。自“欢乐大篷车”“美丽乡村嗨起来”开办以来,下乡演出近百场,受众达20000余人。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的戏曲节目《要彩礼》宣传了婚丧嫁娶比阔气、讲排场等陈规陋习带来的不良影响,倡导了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市的移风易俗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河间市委宣传部以举办第四届中国河间西河大鼓书会为契机,组织文艺工作者自编自演《唱唱心里话》《礼赞十九大》等对口快板、西河大鼓,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行展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绘声绘色的宣传,受到了时任宣传部长的肯定和表扬。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常抓不懈,着力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

为避免出现基层理论宣讲人手不足、持续性不强的“一阵风”的局面。市委宣传部从理论宣讲工作制度上着手,不断建立完善理论宣讲机制,确保基层宣讲驰而不息、持之以恒。

一是定期联席会议机制。为确保全市理论宣讲工作步调统一,方向一致,市直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全市理论宣讲协调会议,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理论宣讲工作。

二是宣讲队伍建设机制。由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市委第一宣讲团,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理论研究骨干、党代会代表等人员组成第二宣讲团,形成全市理论宣讲的中坚力量,夯实了全市理论宣讲的队伍基础。同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充实新生理论宣讲力量,保持理论性宣讲队伍的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考核评价机制。以切实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理论学习宣传意识为出发点,将各级各部门的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纳入考核,将各级各部门的理论学习宣传工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以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助推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良好格局。

准确把握新时代的五重意蕴

张亚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把握新时代的“新”的重要内涵,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考察,要放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化的伟大变革中去认识,要放到中华民族日益接近伟大复兴梦想的伟大进程中去理解。

一、新时代是动力模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以往那种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的驱动模式,为扩大我国经济总体规模、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发挥过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劳动力供应出现拐点、资源环境的制约愈发严重,原有的“要素驱动”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新时代呼唤新动力,实现动能转换,由“简单粗放”转向“精耕细作”,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改变依靠“要素驱动”的初级驱动方式,为新时代增添强有力的创新引擎。

二、新时代是分配关系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的时代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作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调整,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在客观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直面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主要矛盾决定了战略主攻方向。我们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充分表明,新时代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的时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时代,是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三、新时代是文明形态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处的历史。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推崇人类“统治”,崇尚“战天斗地”“战胜自然”,往往只关注产业规模、经济增速、产出数量,而忽略环境和资源保护。往往竭泽而渔,只看重当代人的获取,而不顾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见物不见人,只看重“金山银山”,而忽略“绿水青山”,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对立和加剧起来。在“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与环境、生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将逐步得到改变,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之路将得以彰显,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子孙需求的观念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一词写入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这充分表明,新时代是扬弃“工业文明”、更加关注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是速度稳、结构优、创新强、效益好、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时代,是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时代,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时代。

四、新时代是公共事物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时代

对于社会公共事务,长期以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模式。新时代的社会公共事务则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流动的复合型“治理”模式,更注重协调性、灵活性,明确了社会作为公共事务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尽管政府依然是社会公共管理功能和责任的承担者,但是由于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不同行为主体间形成了一种有机合作关系,从而让更多行为主体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关心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明确社会作为治理主体的地位,会大大减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投机、搭便车等行为,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效益最大化。

五、新时代是国际战略由“韬光养晦”走向“更加有所作为”的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我们从世界经济的依附者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游离者成为国际体系变革的推动者,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原则、中国价值开始走向世界,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等饱含中国元素的内容先后被写入联合国会议决议,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这充分表明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大有作为的时代,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的时代,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更好方案的时代。(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