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宣讲参考

王坚红: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之基本经验

2018-05-23 16:21   来源:本站

转载自:宣讲家网 王坚红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摘要: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40年,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40年,是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不断奋斗的40年,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领域,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我们的祖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那么,这些巨大成就和人间奇迹意味着什么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党的十九大也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厉害了,我的国”。

这就是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发起者、推动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毫无疑问,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伟大事业必须要有伟大坚强的党来领导。40年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坚强的党。然而,一个伟大坚强的党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在斗争中,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这样才能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伟大坚强的党。所以,40年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今天,我就想把40年来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经验作一个小结。我从四个方面谈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经验。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信仰、信念、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动摇

党的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那么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

党章对我们党的性质作了如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性质就要坚决抵制任何改变党的性质和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企图和主张。例如,有人主张把中国共产党变成社会民主党或变成民主社会党,总之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改掉,要按照西方社会民主党的要求来建设我们的党,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有的人主张实行西方的“多党制”或“三权分立”等,实质就是想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对这些错误的观点进行坚决的批判和斗争。

第二,要始终坚持信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信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苏联东欧剧变之后,西方反共反华势力大肆鼓吹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党垮台论”、“共产主义空想论”等错误思潮泛滥,极大地损害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信念。因此,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胜利的信念,不断清除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共产主义是乌托邦”等错误思想,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就成为了党的政治建设中最重要和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我们党通过党章科学地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审议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比较全面而正确地回答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基本问题,是七大党章之后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党步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党建设轨道。此后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是在十二大党章基础上修改的。特别是十六大后的历届党章,都表达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信念。党章在总纲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党章阐明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坚持。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信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再次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我们党的坚定回答,宣示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我们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我们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我们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还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因此,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上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回答。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作出了明确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永恒的宗旨。党章总纲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同时,党章还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一层意思,也就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我们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在国际国内的各种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则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并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基本原则。六大以后的历届党章,都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充实完善。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为什么我们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因为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好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策得到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集中;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没有集中民主就失去了意义。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要努力在全党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坚决反对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一言堂”,也要坚决反对谁说了也不算、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清谈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一言堂”,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搞“群言堂”,依靠集体智慧和严格程序来决定。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从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来说,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就是明证;从个人来说,那些腐败分子也是明证。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我们党的命运也是休戚相关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在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下岿然不动,坚持民主集中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始终坚持把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求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妄议中央,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或者公开发表同党中央的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

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历史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1938年正式提出来的,至今已有80年。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基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形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

我们回顾历史,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与时俱进。

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从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思想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构成了一个当代的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什么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呢?因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正如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没有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如果说,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即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但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开始走上了强起来的发展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以带领全国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如何理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就是要使全党同志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深刻认识理解和实践这一思想。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三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四是,要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第三,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和人生未来发展的向往、追求和奋斗目标。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什么是信念?信念是对理想所持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意志和决心。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决定人们思想行动的最根本的因素。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因为具有了远大的理想,我们才可能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具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可能具有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并为之而奋斗到底。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党章对共产党员最基本、最重要、最本质的要求,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鲜明标志,是党性修养的核心问题,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不能成为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或丧失这一理想信念,就会背离党的宗旨,丧失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党性,就会失去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不配作一名共产党员。

其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拒腐防变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价值观的扭曲是最危险的扭曲。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缺失、精神迷茫所造成的。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那样:“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他还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作为精神支柱,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同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就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共产主义信念对共产党员来说决不是点缀品,而是生命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的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员甚至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而已,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甚至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钞票是实的,聪明人要丢掉空的、不想远的、大捞实的”。这说明这些人完全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还有的人在政治上对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否认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主张多党制,向往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人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甚至故意模糊立场。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上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有的党员干部生活上崇尚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生活奢侈、道德败坏。有的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大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脱离群众的真实写照。在一段时期内,由于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导致党内思想混乱、腐败盛行,严重影响党的团结统一,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粱,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开放40年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始终坚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一,什么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先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队伍;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具有较高的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队伍;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位置上的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须;而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则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所在。

第二,怎样的干部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标准作出了这样的概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信念坚定,就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

为民服务,就是要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勤政务实,就是要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清正廉洁,就是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视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专门增加了“党的干部”这一章,对党的干部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后历届党代会通过的党章都对党的干部这一章不断地充实完善。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和经验,十九大党章对党的干部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和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模范地履行本章程第三条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并且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可以说,党章对党的干部提出的要求和这六个基本条件就是判断一个干部是否是好干部的标准,也是党和人民对好干部提出的要求。

第三,着力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要成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选拔。

从干部自身来讲,要从两方面努力:一要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二要勤于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眼界和视野,提高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从组织培养来讲,也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要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干部实践锻炼,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二是把好选人用人关。选人用人是培养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要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其次,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再次,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最后,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四、始终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

第一,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内涵。

所谓“全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党的建设内容全覆盖,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领域;二是党建主体全覆盖,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干部,从年轻干部到离退休干部,无一例外。所谓“从严”,包括五层意思:一是增强管党治党意识,从严落实治党责任;二是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要以严格的标准、严格的措施、严格的纪律来要求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四是要严明党的纪律,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五是从严治吏,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和身处关键岗位、掌握大量公共资源的干部,这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点。

第二,深刻认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众所周知,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了28年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得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这些年来,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衰败落伍、丢权垮台的教训极为深刻。特别是执政70多年的苏共失去群众拥护而垮台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认真吸取。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应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更应高度重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其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由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所决定的。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那么,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呢?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可见,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三个“为”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了实现这个初心、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只有这样的党才能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完成我们党的使命。

再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由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所决定的。早在党的十八大就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即: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和危险极大地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削弱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面对这样长期、复杂、尖锐、严峻的考验和危险,如何才能化危为机?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才是化危为机的唯一正确途径。

党的十九大还强调,“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三,党员干部的“三观”建设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基础和关键,“三观”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

“三观”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众所周知,人们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或行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对党员干部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就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就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作风问题,甚至腐败堕落、违法犯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全面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锤炼“三观”,增强党性,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第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尊崇党章,要按照党章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和行动纲领,每一条都凝结着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是保证我们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法规武器。党章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所以,依规治党,依照党章、党规、党纪来管党治党应该是我们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一大法宝。

第五,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核心,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全党都要永远牢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从而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正风肃纪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以上率下,坚决贯彻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拓展落实其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这是历史的告诫。

第六,反腐败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点,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在路上。

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不过有时轻有时重。权力失去监督就会产生腐败。因此任何公权力都会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腐败是寄生在我们党肌体上的一个大毒瘤。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因此,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发展阶段,更是高度自觉地把反腐败斗争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党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反腐败斗争——党和国家的命运之所系。我们党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原因有三点。

首先,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就是说,不预防和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其次,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是由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我们党一党长期执政已近70年,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能否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持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净化,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关系到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党内的腐败现象却削弱着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使社会和群众对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产生负面的判断,从而动摇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再次,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是由我们党的使命决定的。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内的腐败现象促使社会上产生信仰危机,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信念,对共产党失去信任,对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失去信心,从而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总之,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党采取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受贿行贿一起查的严厉而有效的反腐措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党的吸引力、凝聚力明显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显提高,执政地位明显巩固。但是,当前腐败产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继续建立和完善反腐败的各种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要继续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让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通过不懈努力,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始终坚持”,其实质就是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天的工作。这些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也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这一总要求,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